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

【生卒】:599—649

【介绍】:

唐代皇帝、诗人。即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高祖李渊之子。排行二。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唐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进封秦王。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太子,旋即帝位,次年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649)卒,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追尊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二十三年,以隋亡为鉴,励精图治,形成了政治修明、经济发展、边患消弭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理政之余,兼好艺文。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学之士,讨论典籍,编纂类书,与之吟咏唱和。又提出要“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序》),注重诗体的“雅正”。其诗述志抒怀,雄浑刚健,在唐诗发展中有着“首辟吟源”(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的开创之功。代表作有《帝京篇》、《还陕述怀》、《经破薛举战地》等。名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赐萧瑀》),颇为后人传诵。但亦有一些作品风骨荏弱,“无丈夫气”,“不免花草点缀”(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未能摆脱齐梁旧习。著有《唐太宗集》(《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四十卷),又曾撰《帝範》四卷、《凌烟阁功臣赞》一卷,俱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十首;《全唐文》存文七卷,《唐文拾遗》补三十六篇,多为诏令。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

【生卒】:599—649

【介绍】:

行二。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今属陕西)。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劝父起兵。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封秦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为太子,继帝位,改元贞观。卒谥曰文,庙号太宗。在位24年,虚怀纳谏,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史称“贞观之治”。雅好文艺,曾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揽文士,讨论典籍。政事余暇,与群臣唱和,抒怀言志。其诗作风格豪迈沉雄,对唐初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11首。

猜你喜欢

  •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介绍】: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写。岳州,今湖南岳阳。巴州,今四川巴中。贾至、严武是肃宗朝杜甫的同僚好友,乾元元年因坐房琯事,贾被贬为岳州司马,严被贬为巴州刺史。使君,唐时对

  • 车轻御良

    战国季梁给魏王打比方,说在太行山见一人驾车向北行而说想到楚国,季梁指出他的方向错误而那人却认为自己的马好、驾车技术也好,向北走也能到达楚国。见《战国策·魏策四》。后因以“车轻御良”谓人资质虽好,但也要

  • 列星

    众星。古诗文中多用为咏郎官之典。李山甫《下第卧疾卢员外召进游曲江》:“珍重列星相借问,嵇康慵病也天真。”

  • 刘乙集

    诗集。五代刘乙撰。《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著录《刘乙集》一卷。其后未见著录刊行,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三首、断句一联。

  • 雨宿风餐

    见“雨卧风餐”。

  • 孤桐

    《尚书·禹贡》:“羽状夏翟,峄阳孤桐。”孔传:“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遂以“孤桐”代指琴。王昌龄《琴》:“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桐为琴之材,故亦代指人才。孟郊《送卢虔端公守复州》:“师旷听群

  • 四韵诗

    由八句四韵构成的诗。即近体诗中的五、七言律诗。韩愈《送温造处士赴河阳军序》:“留守相公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叙焉。”

  • 唐大历十才子诗集

    合集。明刘成德编。七卷。此书专选大历十才子诗,无序、跋,亦无评注,偶有校正。作者间有小传。有明正德刻本。

  • 周繁

    【介绍】:唐代诗人。池州至德(今安徽东至)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二十三。周繇弟。乾符四年(877),应京兆府试,作《火中寒暑退》赋、《残月如新月》诗,与罗隐等同时中等第(一说进士及第,误)。累举进士不第

  • 连昌宫词

    【介绍】:元稹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任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时。这篇富有传奇色彩的长篇叙事诗,通过连昌宫的兴废变迁,探索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朝廷治乱的因由。诗的前半部分借一老人之口诉说连昌宫当年歌舞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