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涌起的波涛。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后常用以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①胸前。白居易《哭崔儿》:“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②心怀;心意。王昌龄《长歌行》:“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介绍】:姚合作。一作《山村寄友人》,又作《山中寄友生》。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向友人描绘了自己隐居山中的惬意生活:泉水叮咚,秋雨淅沥,细草侵阶,与朋友畅饮,与诗书相伴,一切都是如此遂心如意。末二句微露怀
豸即獬豸,传说中的神兽,似羊而独角,能别曲直,见坏人即以角触之。后像其形以制冠,由侍御史之类执法官戴之。遂以“戴豸”指担任侍御史职务。许裳《送王侍御赴宣城》:“戴豸却驱鸡,东南上句溪。”
即戴逵。逵字安道。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之一:“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介绍】:吴融作。大顺元年(890),朝廷发兵征讨藩镇李克用,战于太行山一带,三战三败。次年,诗人在潞州金桥(今山西上党)凭吊战场,作此诗。首联言太行山壮美景色,颔颈两联连用四典,委婉含蓄地表述了诗人
指律诗的第二联。即第三、四句。宋曾慥《类说·续金针诗格·四联》:“第二联谓之颔联,第三联谓之颈联,须字字对。”
辞赋。作者佚名。唐人诗文集未载。见敦煌遗书P2621。赋内五言句云:“日里赐朝阳,禽声向夜啼。上林多诗树,不借一枝栖。”显然是模仿初唐李义府诗“日里扬朝采,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由此推
【介绍】:崔颢《黄鹤楼》诗颈联。黄鹤楼在武昌,汉阳在其西,隔江相对。鹦鹉洲,原在武昌城外长江中,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后渐湮没。今汉阳拦江提外之鹦鹉洲,已非原址。历历,分明可数貌。
【介绍】:戴叔伦作。见《过三闾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