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为牛僧孺从高祖。武则天时在世,官至春官侍郎。长寿年间,曾撰《唐书》。《全唐诗》存诗1首。
见“苏武”。
【介绍】:五代时人,字克明,江左(今长江下游以东地区)人。仕于湖南楚王马氏。《全唐诗》存诗1首。
战国时楚国著名的辞赋家屈原与宋玉的合称。后常借以称美文士。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杜甫《赠郑十八贲》:“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介绍】:字太素。唐末隐于青城山牡丹坪,与道士尔朱翱同游。传其后来升仙。曾有《大丹诗》百首行世。《全唐诗》存诗4首。
诗歌风格。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他擅长五言诗,工于格律,内容多为应制奉和、粉饰升平。他归纳六朝对偶的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故其诗作婉媚华丽,适合宫廷的需要,多为士大夫仿效,称为“上官体”
①不充裕。贯休《甘雨应祈》:“华畅九有,清倾六合,使不苏者苏,不足者足。”②不够。权德舆《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相爱每不足,因兹寓深衷。”③不可,达不到。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不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后因用“偃草”谓道德教化的普及。窦常《奉使西还早发小磵馆寄卢滁州迈》:“清风时偃草,久旱或为霖。”
【介绍】:唐代高僧。一作慧宣、僧宣。生卒年、籍贯不详。隋末唐初常州弘业寺僧。武德九年(626)撰《释道庆塘铭》。贞观五年(631)撰《释慧頵砖塔铭》。二十二年(648),与苏州僧道恭同奉召至洛阳。法宣
指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二人为挚友,皆擅写乐府,风格近似,故并称。宋许《彦周诗话》云:“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明高棅《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云:“大历以还,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