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慧光

猜你喜欢

  • 途中晓发

    【介绍】:一作《途中晚发》。崔曙作。曙,一作“暑”。江淹《别赋》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此诗主人公告别亲友,背井离乡远赴他方,当更有离情百倍。作者通过对云、月、故林、落花等景物的细致描摹渲染,

  • 栽桃李

    指栽培门生,引进后辈。语本《韩诗外传》卷七:“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

  • 铺钱埒

    形容人生活挥霍豪侈。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武子被责,移第北邙下。于时人多地贵,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李适《安乐公主移入新宅》:“马向铺钱埒,箫闻奏玉台。”

  • 贻巾帼

    三国时,诸葛亮率蜀军攻魏,魏军主帅司马懿以蜀军远来,利在速战速决,故坚壁不与蜀军交战,诸葛亮数挑战不成,派人送给司马懿女子的衣饰,意在羞辱他,激其迎战。事见《晋书·宣帝纪》。武少仪《诸葛丞相庙》:“宣

  • 朱少端

    【介绍】:越州(今浙江绍兴)乡贡进士。元和元年(806),日本僧人空海归国途经越州时,曾为诗相送,其诗1首收入《全唐诗补编·续拾》。

  • 四声递用

    律诗除双句末一字平声外,第三、五、七句末一字分别用上、去、入三声,即构成四声递用。如崔颢《行经华阴》,首句入韵,与各双句末俱用平声庚摄字“京”(庚)、“成”(清)、“晴”(清)、“平”(庚)、“生”(

  • 荆山

    山名。①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漳水发源于此。山上有抱玉岩,相传为楚人卞和在此得璞玉。窦庠《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②在今河南省灵宝市阌乡南。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

  • 入爨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蔡邕)至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裂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因以“入爨”咏良材桐树。亦代指有才不得展用。李峤《桐》:“不因将入爨。谁谓作鸣琴

  • 秦裘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后因以“秦裘”谓仕途不达、处境窘困。骆宾王《宿山庄》:“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

  • 团扇

    见“团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