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平头

平头

①传统诗歌声病八病之一。指上句的第一、二字分别与下句的第一、二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欢”俱平声,“日”、“乐”俱入声,为平头。今人蒋绍愚认为平头主要是对上下句的第二字而言,实际上上下句第一字同平声是可以的,同仄声只要不同为上、去、入,亦可。参见“八病”。②指诗句的头两字为平声者。对近体诗而言,由于第一字的平仄可以变化,而尤以第二字的平仄为重要,平起的诗句第二字一般总是平声。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一章:“七律的句子就是五律的句子的延长,只在句首加上两个字,仄头加成平头,平头加成仄头。”

①凡计数逢整十、百、千、万等数,不带零头,谓之齐头或平头。白居易《除夜》:“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②谓头上不戴巾冠。韩翃《别汜水县尉》:“奴子平头骏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参见“平头奴子”。

猜你喜欢

  • 好个

    真个。感叹之辞。皮日休《病中有人惠海蟹转寄鲁望》:“族类分明连琐?,形容好个似蟛蜞。”

  • 磻溪

    亦作“蟠溪”。水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兹谷,北流入渭水。相传吕尚垂钓于此而遇周文王。诗文中多用以代指吕尚。或泛指隐逸待仕者。王绩《赠李徵君大寿》:“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李白《鞠歌行》

  • 经废宝庆寺

    【介绍】:司空曙作。见《过庆宝寺》。

  • 纴婆子

    佛教指西方苦树名,其子、根、枝皆苦,因借以喻众生诸苦。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六二:“乘兹朽木船,采彼红婆子。”

  • 九日忆东山兄弟

    【介绍】:王维作。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宿后自华阳行次昭应寄王直方

    【介绍】:沈亚之作。该诗描述早春时节昭应一带清新如画的风物景色。其中“川光如戏剑,帆态似翔云”两句描写河面的潾潾波光、悠悠白帆,非常新颖别致;而末联“为报东园蝶,南枝日已曛”,把美好的春光聚焦在花枝与

  • 赵仁奖

    【介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善歌《黄麞》,与宦官有交。景龙间拜监察御史。睿宗时授上蔡丞。后改悉唐尉,姚崇曾轻之曰“黄麞汉”。《全唐诗》存诗2句。

  • 凌行婆

    【介绍】:晚唐人,与从谂同时,余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汤祝

    犹汤网。指刑罚宽松。苏颋《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参见“网开三面”。

  • 念昔游三首

    【介绍】:杜牧作。诗是追忆往日游踪之作。第一首忆江南之游,第二首忆越州之游,第三首忆宣州之游。第一首突出作者潇洒飘逸的性格,宦游江南十载,不受繁琐礼节的束缚,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情之所至,辄吟诗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