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对句拗救

对句拗救

指在一联中,如果出句用了拗字,那么对句就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用相应的字加以补救。主要包括:①如果七言诗出句第一字该仄而用平、该平而用仄,则对句第一字相应的应分别以仄和平相救。如:韩偓《雨后月中玉堂闲坐》:“唯(应仄而平)对松篁听刻漏,更(应平而仄)无尘土翳虚空。”张祜《爱妾换马》之一:“乍(应平而仄)牵玉勒辞金栈,催(应仄而平)整花钿出绣闺。”②五言诗出句第一字,七言诗出句第三句该平而用仄,则五言诗对句第一字、七言诗对句第三字该仄而用平以相救。如:元稹《早归》:“远(应平而仄)山笼宿雾,高(应仄而平)树影朝晖。”许浑秋日早朝》:“井转辘(应平而仄)轳千树晓,门开阊(应仄而平)阖万山秋。”③在五言诗“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诗“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一联中,五言诗出句第三字,七言诗出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仄,则在对句相应的位置该仄而用平。如:韦应物《简卢陟》:“可怜白(应平而仄)雪曲,未遇知(应仄而平)音人。”王维酌酒与裴迪》:“草色全经细(应平而仄)雨湿,花枝欲动春(应仄而平)风寒。”④在五言诗“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联中,五言诗出句第三字、七言诗出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仄,则在对句相同位置该仄而用平以相救。如杜甫《促织》:“促织甚(应平而仄)微细,哀音何(应仄而平)动人。”杜牧《南楼夜》:“歌声袅袅彻(应平而仄)清汉,月色娟娟当(应仄而平)翠楼。”

猜你喜欢

  • 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唐佚名编。一名《唐人选唐诗》。残一卷,在敦煌石室发现。录存盛唐李昂、王昌龄、丘为、陶翰、李白、高适等6家诗71首,残篇2首,无序跋,无目录。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一本唐诗选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

  • 源光俗

    【介绍】:一作源光裕。其先居邺郡安阳(今属河南),相州临漳(今属河北)人。源乾曜从孙。开元初为中书舍人,与杨韬、刘令植等人删定《开元新格》。历刑部、户部二侍郎、尚书左丞。开元十三年(725)以大理卿为

  • 韦斌

    【生卒】:?—756【介绍】:唐代文学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韦安石子,韦陟弟。少聪敏,与兄齐名。睿宗景云元年(710),以父荫授太子通事舍人。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司徒薛王李业以女妻之

  • 漫成

    【介绍】:杜甫作。见《漫成一绝》。

  • 崔润甫

    【介绍】:见崔液。

  • 双拟对

    ①指格律诗一联上下句中在相同的位置各重复一字。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有时虽上下句都在重复一字,但是重复的字在上下句中的位置并不相对,也视为双拟对。如杜审言《春日京

  • 周诗

    指《诗经》。因其为周代诗歌,故称。韩愈《荐士》:“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 分付

    ①交给。权德舆《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南方出兰桂,归日自分付。”②犹吩咐。方干《尚书新创敌楼二首》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

  •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介绍】:白居易《感鹤》诗句。腐鼠,典出《庄子·秋水》。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第二句化用《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二句意谓(鹤)饿了也不吃臭老鼠,渴了也不喝

  • 哭宣城善酿纪叟

    【介绍】:李白作。原注:“一作《题戴老酒店》,云:“戴老黄泉下,还应酿大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此诗约作于李白晚年游宣城时。李白素称“酒仙”,以“饮中八仙”驰名于长安,而对此一酿酒老人如此钟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