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寄柳氏

寄柳氏

【介绍】:

韩翃作。诗题一作《章台柳》。关于本诗故事,在孟棨《本事诗》和许尧佐柳氏传中都有详细记载。作者以此诗对柳氏的芳姿和情意进行探问,表达了对柳氏的一片痴情。诗用比喻和双关手法,又设置悬念,使诗中情韵十足。清陈廷焯评曰:“疑似之词,却说得婉折。”(《闲情集》卷一)

猜你喜欢

  • 对式律

    指全诗四联之间平仄格式相同的律诗。如唐求《题郑处士隐居》诗,四联均作“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如首句入韵,除首句末字押平声外,其他字各联间相同。此为律诗的变体,只是一种玩弄文字技巧的创作。

  •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介绍】:王维作。诗题一作《菩提寺禁闻逆贼凝碧池上作乐》。菩提寺,在长安平康坊南门东。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军陷长安,拘王维于菩提寺,迫以伪署。王维闻禄山宴于凝碧池,命梨园诸工奏乐,诸工皆泣。维

  • 让畔

    谓受君王德政教化,民风淳朴,种田人互相谦让接壤的田界,让对方多占有土地。典出《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又《周本纪》:“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

  • 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

    【介绍】:薛莹《宿东严寺晓起》诗颔联。出句写山寺夜阑钟残、月色疏淡情景。对句谓僧人无眠、感念此境,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二句勾画出一幅山寺夜景图,意象清幽。

  • 黄子稜

    【介绍】:字元威,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末入闽仕王审知父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建阳东观山。《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韦行式

    【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为韦皋之侄。宪宗至文宗时在世。与裴度、白居易、刘禹锡、张籍等友善,屡作联句诗。《全唐诗》存联句诗4首,仅署“行式”,原注“失姓”。

  • 小律诗

    诗体名。即绝句。唐人以律诗统称近体诗,绝句每首四句,或五言,或七言,为格律诗中体制最小者,故称。白居易《江上吟元八绝句》:“大江深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

  • 崔融

    【生卒】:653—706【介绍】: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人。高宗时,擢11科高第。累补宫门丞,历崇文馆学士、太子侍读、著作郎、凤阁舍人等官。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阿附张易之贬为袁州刺史。后

  • 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

    元赵汸注。是书是杜甫五言律诗的重要注本。赵注极少引宋人旧注,史实、典故、词语多直引原出处。其批语多引刘辰翁语,赵汸批注,多附句下及篇未,诠释洗炼,简而不陋,颇有见解。此书版刻极多,书名不一,体例,卷数

  • 送梓州李使君

    【介绍】:王维作。“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唐属剑南道,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李使君,即李叔明,曾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上元二年(761)后移任梓州刺史。作为赠别诗,本篇悬想梓州山林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