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商隐作。此诗约作于大中十一年(857)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抒写了因凄风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零的“黄叶”,而“风雨”则象征着压抑摧残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会现实。诗人写出了理
【介绍】:王建作。诗题一作《闻说》,实误。诗写唐朝豪门权贵奢侈华靡、征歌逐舞的享乐生活,揭露了当时上层统治阶级夸豪斗富、醉生梦死的社会风气,并对这种恶劣现象进行了辛辣嘲讽和无情鞭挞。构思精巧,寓庄于谐
【生卒】:?—944【介绍】:五代诗人。字適之。赵州昭庆(今河北隆尧)人。少好学。后唐同光三年(925)进士及第。累至成德军节度副使。后晋天福三年(938)迁右谏议大夫。七年(942),擢给事中。八年
①一点收获。刘禹锡《送僧元暠东游》序:“予策名十二年,百虑而无一得。”②一旦得到。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一四:“争似识真源,一得即永得。”③一旦能够。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
【介绍】:戎昱《桂州腊夜》诗句。晓角,天将亮时的号角声。残漏,指夜色将尽时的更漏声。二句从听觉、视觉方面真切地描写了客居异地通宵不寐的情景,充分表达了诗人浓郁的思乡怀归之情。
东汉陈留浚仪人,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桓帝时为尚书令。曾白日睡眠,其弟子私嘲之。韶妙语解曰:“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见《后汉书·边韶传》。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
【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时进士,制科及第,授长安尉。《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岑参《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诗句。二句悬想友人别后夜伴雨眠,朝辞鸦行,以暗写其旅途的愁苦和孤寂,从而含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切挂念之情。
【介绍】:唐代文学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卒年不详。以三史举,由荆门令进京兆府司录参军,改著作郎。约乾宁元年(894),迁国子毛诗博士。三年(896),擢左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中书侍
【介绍】:见封特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