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选集。清孙洙编选。此诗编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共六卷,一作八卷,选唐代初、盛、中、晚各个时期七十七位作者,诗三百十首,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编次,除五律外,其余各体又另立乐府一项。由于受到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所录作品在内容上偏重于温柔敦厚,而在艺术上则推崇神韵淡远,故集中选杜甫诗最多,而不取其“三吏”、“三别”,白居易秦中吟》等也不予选录;选王维诗仅次于杜甫,中晚唐近体诗入选也较多。诗中有简略批点,点醒题旨,生发感慨或解析章法。编者自称吸收了《千家诗》“易于成诵”的经验,又看到它“工拙莫辨”体制不当的缺点,因而选取唐诗中尤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所选多为名篇,易于成诵,故问世以后,广为流传。为其注疏者多达十数种,旧注以陈婉俊注本最为流行。传世刊本,较早者有咸丰二年(1852)小石山房刻本。

①清孙洙选编。孙洙(1711~1778),字临西,别号蘅塘退士,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著有《蘅塘漫稿》。《唐诗三百首》,八卷(或作六卷)。共选唐77家诗310首。以诗体编排。有注释和评点。前有孙氏《题辞》一篇。此书选诗,大家、小家均能顾及,初、盛、中、晚都不偏废,五七言、古近体兼收,所录又多为脍炙人口、易于成诵之名篇,堪称手眼别具、选裁精谨。是我国古代最重要、最著名的唐诗选本之一,也是一部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唐诗选本和家塾课本。此书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流传版本甚多。有清咸丰二年(1852)小石山房刻本、清同治九年(1870)常熟黄氏艺文堂刻本等。并有注本多种。②清蘅塘退士选编,杨帆、张达点评。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年11月出版,14万字,收入《古典诗歌精华鉴赏》丛书中。本书在众多《唐诗三百首》注释本中以其“详而不繁、略而不漏、简明扼要、通俗易读”见长。且在每首诗后均附有“提要”、“注释”,便于读者领略诗歌的内涵与意蕴。首有“蘅塘退士原序”、“前言”及于庆元辑“姓氏小传”。③周刚、李泽淳注。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33万字,为马清福主编《新注古典诗文十大传统选本》之一种。本书以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的“四藤吟社”本《唐诗三百首》为底本,参照前人研究成果,重点注释了诗文本事、典故、引文、人名、地名、帝王年号、生僻词句,以帮助读者扫清阅读篇章的障碍为要,不作串讲和赏析。书前有“前言”和“蘅塘退士原序”。④耐苇主人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全书共收唐代81位诗人的294首诗,以李白(32首)、杜甫(31首)收诗最多,其次为白居易16首,王维14首,刘禹锡12首,其余均不到10首。每位诗人都有“作者简介”,每一首诗都有注释和简析。⑤香港联益书店出版(版权页无其他说明),本书以英汉对照方式收录唐诗299首,全部按诗家姓名英译字母顺序编排。

猜你喜欢

  • 王羽

    【介绍】:见王希羽。

  • 独酌谣

    乐府杂歌谣辞名。南朝陈沈炯作。表现了有志难展的颓伤之情。见《艺文类聚》卷一九。武元衡《旬假南亭寄熊郎中》:“行歌《独酌谣》,坐发朱丝弦。”

  • 扈载

    【生卒】:922—957【介绍】:五代散文家。字仲熙。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少好学。后周广顺二年(952)进士及第。授校书郎,直史馆。曾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周世宗览而称善,因拜

  • 博望宾

    指太子宾客。汉武帝曾立刘据为太子,为开博望苑以通宾客,故称。见《三辅黄图·苑囿》。白居易《赠皇甫宾客》:“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望宾。”

  • 冰霜

    冰与霜。常喻指操守坚贞纯洁。白居易《和答诗·和松树》:“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 泛桂

    指重阳饮桂花酒。李显《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 苦寒吟

    【介绍】:孟郊作。一作《苦寒行》。乃吟冬日苦寒之作。状景作譬,写尽天寒地冻,苦寒不堪。“孟郊诗蹇涩穷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观其句法,格力可见矣”(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 董永自卖

    传说汉代董永卖身葬父,天帝让织女下凡为其妻,助永还清债务,仙女又升天而去。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一。李瀚《蒙求》:“郭巨将坑,董永自卖。”

  • 漆园人

    喻指旷达逍遥而淡于仕途的人。钱起《县中池竹言怀》:“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参见“漆园”。

  •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诗句。谓骏马虽瘦,但骨骼却如铁打铜铸。此二句是李贺特有的“曲喻”手法,骏骨如铜铸,敲铜有声,故转而曰敲骨亦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