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漫无边际,渺茫的样子。杜甫《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人,事殊兴极忧思集。”皎然《答道素上人别》:“从君汗漫游,莫废学无生。”②附会的仙人名。《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为仙人,游北海到达蒙谷山之上,
南朝宋鲍照《放歌行》:“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谓蓼虫习惯于蓼草的苦辛而不愿吃食甘美的葵堇。后因以“习蓼虫”喻指习惯于艰苦生活的人。卢拱《中元日观法事》:“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介绍】:唐代诗人。字季直。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二。早年曾寓居洛阳(今属河南)。曾任卫府仓曹参军。安史乱起,避地江南。后移居扬州扬子县、宣州宣城县。大历十二年(777)前,朝廷
巴地民间歌曲。杜甫《社日两篇》之一:“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杨巨源《早朝》:“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
【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六诗句。金甲,指披在战马身上的铠甲。飘风,迅疾的旋风。意谓倘被委以重任,必不嫌负担沉重,而尽力发挥出自己奔驰如飞的奇才异能。
犹周粟。卢照邻《早度分水岭》:“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参见“周粟”。
①不绝,不完。魏承班《谒金门》:“无事伤心犹不彻,春时容易别。”尹鹗《拨棹子》:“羞睹见,绣被堆红闲不彻。”②不通。白居易《寄微之三首》之一:“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介绍】:失其名。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存其《湘中怨讽》诗1首。
古县名。本春秋楚邑,秦置县,汉沿置。治今安徽凤阳东北。杜甫《元日寄韦氏妹》:“近闻韦氏妹,迎在汉钟离。”
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人,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从事讲学、著述,有《庄子》一书传世。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齐物我,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为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世称庄子。罗隐《重过随州故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