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刘言史

刘言史

【生卒】:?—812

【介绍】:

唐代诗人。洺州邯郸(今属河北)人。一说赵州(治今河北赵县)或洛阳(今属河南)人,不确。少尚气节,举进士不第。建中中谒恒冀观察使王武俊,武俊敬异之,拟辟为从事,辞免;奏授枣强令,辞疾不就。隐居贝州漳南山中。贞元初,游泽潞。六、七年间(790—791)在荆南节度使樊泽幕下。十八年(802)前后又曾至虔州。元和元年(806)后家于洛阳,与孟郊交往甚密。后游岭南。六年(811)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夷简辟为幕宾,署司功掾,歌诗唱答,盛传于时。七年(812)卒,世称刘枣强。工诗,有时名。长于古诗和七绝,多乐府题赠、行旅纪游之作,抒写贫贱失意的苦闷、行旅思乡的惆怅及坚贞高洁的情志。《苦妇词》、《买花谣》等则同情民生疾苦,指斥奢淫之风。皮日休称其诗:“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练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李)贺外,世莫得比。”(《刘枣强碑》)《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言史歌诗》六卷(《宋史·艺文志七》作十卷),已散佚。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谓其有小说行于世(今不传);并谓“其诗铺张甚富,而咀嚼少味,正似其小说”。今传辑本《中唐刘言史诗》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四。商隶君有《刘言史生平考》。

【生卒】:?—812

【介绍】:

洛阳(今属河南)人。或谓邯郸(今属河北)人。与孟郊友善。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时对他颇为赏识,曾举荐其为枣强县令,他辞疾不就。世重之,仍称“刘枣强”。后李夷简节度汉南时辟为司功椽。工诗,风格李贺皮日休撰《刘枣强碑》云:“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全唐诗》录其诗1卷。或误为王言史

猜你喜欢

  • 尹谏议山池

    王维《和尹谏议史馆山池》:“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余。”《唐会要》卷六三:“开元二十五年正月八日,以道士尹惜为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兼知史馆事。”据此知尹谏议山池在长安(即今陕西

  • 书巢笺注杜工部七言律诗

    清陈醇儒撰。凡四卷。共收诗151首,按作年先后编次。其笺注置于诗末,盖亦参考撷取诸家注之切当者而自为笺注,不径录原注,亦不标姓名,而是择其善者以己意出之。大抵将全诗先按前四句、后四句分作两段,概括段意

  • 吕梁

    ①山名。在今山西省西部,主峰在离石市东北。夏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即指此。杨炯《巫峡》:“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②水名。也称吕梁洪。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五十里。旧时其水水势湍急,波流汹涌。《庄子·

  • 檀注

    指胭脂唇膏一类的化妆品。顾夐《应天长》词:“背人匀檀注,慢转娇波偷觑。”

  • 玉门关

    关名。汉武帝时置。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因西域输入玉石由此入中原而得名。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甘肃安西县东双塔堡附近。古代为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李白《关山月》:“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正元

    【介绍】:见正原。

  • 韩王剑

    韩王,指战国韩宣王。据《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抗秦,认为以韩兵之强,如果交臂臣事秦国,乃舍弃为鸡口而作牛后。于是韩王决然而起,按剑而誓不降秦。后或以“韩王剑”指不甘屈辱而发愤。骆宾王《夏日游

  • 栖白

    【介绍】:唐代诗僧。越(今浙江绍兴一带)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与姚合、贾岛游。大中中居长安荐福寺,为内供奉。历事数朝,卒。有诗名。以《哭刘得仁》擅名于时。与李频、许棠、贯休、齐己等有交往酬和。《直斋书

  • 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

    【介绍】:刘禹锡《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诗句。裴侍中留守,指裴度。裴曾为相,时为东都留守,兼侍中。万乘,指天子。中央,东都洛阳传为天下之中,故云。二句极赞裴度的威望与功勋。贺裳谓二句“不徒对仗整齐,气

  • 法贞

    【介绍】:见法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