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赵鞅

赵鞅

【生卒】:?—前477

即赵简子,又称赵孟。景叔之子。任晋卿,长期执掌国政。其时六卿强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诛灭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大夫。其后六卿内部互相兼并,以兵击败范氏、中行氏。前494年围范氏、中行氏于朝歌,次年,在铁地誓师,击败护送粮饷给范氏、中行氏的郑兵,范氏、中行氏遂奔齐。赵氏封地进一步扩大,为此后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参见《左传》哀公二年)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猜你喜欢

  • 赵昌

    【生卒】:730—814【介绍】:唐定州鼓城人,字洪祚。赵居贞子。德宗贞元中为虔州刺史,拜安南都护,境内安然。居十年,以足疾还朝,拜国子祭酒。后安南骚乱,德宗诏昌问状。昌时年七十二而精健如少年,德宗奇

  • 张萱

    【生卒】:1459—1527【介绍】: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卞皇后

    【生卒】:161—230【介绍】:三国魏琅邪开阳人。曹操妻,曹丕、曹植等生母。本倡家。年二十,曹操纳为妾。汉献帝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为继室。诸子无母者,皆由其抚养。操称其“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性俭约

  • 耶律希亮

    【生卒】:1247—1327【介绍】:元契丹人,一名秃忽思,字明甫。耶律铸子。生于和林附近,九岁至燕,从赵衍读书。曾从蒙哥汗入蜀。蒙哥汗卒,复归北边,世祖中统初,陷于阿里不哥叛军中。四年,至上都,见世

  • 怯台

    【介绍】:元蒙古兀鲁兀台氏。术赤台子。材武过人,自太宗及世祖,历事四朝,以劳封德清郡王。

  • 白元光

    【生卒】:?-786字元光,突厥族人。安禄山反,受诏领兵东讨,长驱从李光弼,收复长安。旋守河阳,抗击史思明。其后历灵武留后、定远城使。【生卒】:?—786【介绍】:唐人,本出突厥族。初补宁朔军节度先锋

  • 张整

    字成伯,亳州酂阳(今河南永城)人。初隶皇城司御龙籍,补供奉官,为利、文州都巡检使,调荆湖将领,拓溪蛮地,连筑九城,帅兵镇守。为广西钤辖,坐事贬监江州酒税。复为泾原、真定、京东、环庆钤辖。官至威州刺史,

  • 李振

    【生卒】:?—约923【介绍】:五代时人,字兴绪。唐时为台州刺史。朱温领郓州,表为节度副使。宦官刘继述废昭宗,振劝温仗义立功,其后昭宗之弑、朱友恭之诛,皆振之谋。尝于唐咸通、乾符中举进士,连不中,尤愤

  • 史天安

    【生卒】:?—1255【介绍】:金元间永清人,字全甫。史秉直次子。从父降蒙古。在木华黎军中为质子。从讨攻锦州张致,平之。从略陕西,生擒骁将张资禄(张铁枪)。以功授行北京元帅府事,抚治真定。从灭金。官至

  • 孛朮鲁远

    【介绍】:元邓州顺阳人,女真族。字朋道。孛术鲁翀子。以荫调秘书郎,转襄阳县尹,须次居南阳。聚众拒红巾军,兵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