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以夫
【生卒】:1189—1256
【介绍】:
宋宗室,字用父,号虚斋。寓居长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理宗嘉熙初为枢密都承旨,次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淳祐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进吏部尚书兼侍读,诏与刘克庄同纂修国史。有《易通》、《虚斋乐府》。
【生卒】:1189—1256
【介绍】:
宋宗室,字用父,号虚斋。寓居长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理宗嘉熙初为枢密都承旨,次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淳祐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进吏部尚书兼侍读,诏与刘克庄同纂修国史。有《易通》、《虚斋乐府》。
茌平(今属山东)人。张后觉门徒。用问答语,著《弘山教言》。以贡生为长山训导,卒年九十二。【介绍】:明山东茌平人,字素衷。年二十,闻张后觉讲良知之学,遂师事之。辑师生问答语,为《弘山教言》。家贫,时或断
随州(今属湖北)人。善医。嘉祐末,召至京师,舍于相国寺。每切脉,可得知其人贵贱、祸福、休咎等,所言若神,士大夫相争就医。熙宁中,王韶谋取青唐,陈蕃族重僧,请智缘至边。神宗召见,称“经略大师”。智缘有辩
【生卒】:386—465【介绍】: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弘先。不识字,少以勇闻,有谋略,善用兵。文帝、孝武帝年间,参与镇压江沔蛮族起事,平定宋皇室内部叛乱。历任建威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北大将军、侍中、太
【生卒】:204—275【介绍】:西晋平原高唐人,字伟容。华歆子。弱冠仕魏散骑黄门郎,累迁尚书,封观阳伯。晋武帝泰始中,拜太子少傅,累迁太常卿、太中大夫。以老病乞骸骨。清澹退静,以苦节垂名。卒谥康。
【生卒】:?—约1556【介绍】:明浙江馀姚人,字仲泉。孙燧次子。工古文,受聘至会城,居万松书院,为诸生师,有声名。嘉靖八年以选贡生历官尚宝丞,授中书舍人,迁大理寺正,官至尚宝司卿。
【生卒】:?-328字永明,刘渊族子。少孤,为刘渊收养,博涉经史,尤好兵书,雄武过人。刘渊、刘聪世,常领兵征战,破洛阳陷长安,俘晋怀、愍二帝;频历显位,官至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镇长安。晋元帝太兴元年
字钦仁,洸子。好学大度。起家著作佐郎。后位至柱国,历任刺史,所至有政绩。卒于秦州刺史任。(,参见《北史》)【介绍】:隋京兆杜陵人,字钦仁。韦洸子。好学,以秘书郎起家。文帝开皇中奉命赍诏书往广州劳问洸。
【生卒】:?——1799姓多拉尔。满洲镶黄旗人,一等超勇公海兰察之子。初承父荫,以二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从征廓尔喀,赐号“哈什巴巴图鲁”。后袭公爵,为头等侍卫。嘉庆四年,解饷至四川,从军镇压川楚白莲教
【生卒】:前157—前87即刘彻。景帝子。前141年即位。继续实行打击诸侯王强化中央集权政策,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其势力。设十三部剌史,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接受
字伯方,山阳昌邑(今山东金乡)人。曹操当政时期,历为泰山、魏郡太守、甘陵相、太子太傅等职,多有政绩。曾拜乐浪太守,被公孙度强留不遣,他始终不为所屈。【介绍】:三国魏山阳昌邑人,字伯方。少好学。曹操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