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独孤信

独孤信

【生卒】:503—557

【介绍】:

周云中人,本名如愿。善骑射,北魏孝明帝正光末与贺拔度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后为武卫将军、大都督。入朝,后单骑从魏孝武帝西迁,进爵浮阳郡公,时荆州陷东魏,信为荆州刺史。东魏将高敖曹、侯景等攻荆州,遂奔梁。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归,从宇文泰征战,以功累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示礼教,劝农桑,州以富实,流民归附。宇文泰以其信著遐迩,赐名信。孝闵帝即位,迁太宗伯,进封卫国公。旋为宇文护所逼,自杀。信长女为北周明帝后,四女为唐高祖母,七女为隋文帝后,历周、隋、唐三代为外戚。隋文帝追谥景。


【生卒】:503-557

本名如愿。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人,鲜卑族。由葛荣军中降尔朱荣,积功至武卫将军。随魏孝武帝西奔,中途受命为卫大将军、荆州刺史。南攻荆州,被高欢军击败,率部附梁。西魏大统三年北还长安,为领军将军,出镇陇右,为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封河内郡公。处事明决,督民力耕,流民附归者数万家。宇文泰赐名为信。初为太保,大宗伯、卫国公。与赵贵共谋,欲杀宇文护。事泄,被逼自杀。(,参见《北史》)


【生卒】:503—557

【介绍】:

周云中人,本名如愿。善骑射,北魏孝明帝正光末与贺拔度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后为武卫将军、大都督。入朝,后单骑从魏孝武帝西迁,进爵浮阳郡公,时荆州陷东魏,信为荆州刺史。东魏将高敖曹、侯景等攻荆州,遂奔梁。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归,从宇文泰征战,以功累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示礼教,劝农桑,州以富实,流民归附。宇文泰以其信著遐迩,赐名信。孝闵帝即位,迁太宗伯,进封卫国公。旋为宇文护所逼,自杀。信长女为北周明帝后,四女为唐高祖母,七女为隋文帝后,历周、隋、唐三代为外戚。隋文帝追谥景。


【生卒】:503-557

本名如愿。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人,鲜卑族。由葛荣军中降尔朱荣,积功至武卫将军。随魏孝武帝西奔,中途受命为卫大将军、荆州刺史。南攻荆州,被高欢军击败,率部附梁。西魏大统三年北还长安,为领军将军,出镇陇右,为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封河内郡公。处事明决,督民力耕,流民附归者数万家。宇文泰赐名为信。初为太保,大宗伯、卫国公。与赵贵共谋,欲杀宇文护。事泄,被逼自杀。(,参见《北史》)


【生卒】:503—557

【介绍】:

周云中人,本名如愿。善骑射,北魏孝明帝正光末与贺拔度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后为武卫将军、大都督。入朝,后单骑从魏孝武帝西迁,进爵浮阳郡公,时荆州陷东魏,信为荆州刺史。东魏将高敖曹、侯景等攻荆州,遂奔梁。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归,从宇文泰征战,以功累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示礼教,劝农桑,州以富实,流民归附。宇文泰以其信著遐迩,赐名信。孝闵帝即位,迁太宗伯,进封卫国公。旋为宇文护所逼,自杀。信长女为北周明帝后,四女为唐高祖母,七女为隋文帝后,历周、隋、唐三代为外戚。隋文帝追谥景。


猜你喜欢

  • 卫操

    【介绍】:西晋时代人,字德元。晋卫瓘以操为牙门将。结附于拓跋力微。后率从子宗人降附,说拓跋猗、猗卢招纳晋人。为辅相,任国事。稍迁至右将军,封定襄侯。拓跋猗死后,操立碑于大邗城南,颂猗、猗卢功德,称魏为

  • 毕本

    【介绍】:明济南府淄川人,字子务,号昆山。善画,工诗嗜琴。

  • 李仙云

    【生卒】:?—1855【介绍】:清福建兴化人。咸丰元年率众反对英国租界当局强占土地。三年,参加小刀会起事。五年,突围时阵亡。

  • 阴仲达

    【介绍】:北魏武威姑臧人。少以文学知名,太武帝平凉州,内徙代都。司徒崔浩请以仲达同修国史,除秘书著作郎。

  • 康淑帝姬

    徽宗女。初封康庆公主,改封承福。卒,追封商国。政和三年(1113),改号帝姬,追封康淑。

  • 杨修

    【生卒】:175—219【介绍】:东汉末弘农华阴人,字德祖。杨彪子。好学,才思敏捷。献帝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为丞相曹操仓曹属主簿。操平汉中欲还,出教曰“鸡肋”,人莫能晓,修解为食之无所得,弃之则可惜

  • 余世本

    【介绍】:清湖南攸县人,字立斋。乾隆四十二年拔贡。以治宋儒之学为时推重。主讲玉潭、三江、玉溪书院。学者称五云先生。

  • 李龟祯

    【介绍】:五代时京兆人。仕前蜀。王衍乾德末,官知制诰。为人切直,不畏权贵。衍常宴近臣于怡神亭,酒酣,脱冠露髻,男女无别,杂坐欢呼,不复有上下之礼。龟祯谏曰:“君臣沉湎,不忧国政。臣恐启北敌之谋,祸至无

  • 张文收

    【生卒】:?-670文琮从弟。精通音律,曾博采众议及历代沿革,改造萧吉《乐谱》,又复活太乐古钟中的“哑钟”,创制“燕乐”。撰有《新乐书》十二卷。(,参见《新唐书》)【介绍】:唐魏州昌乐人。善音律,能诗

  • 陈绰

    【介绍】:清福建福安人,字文裕。治理学数十年,康熙末撰成《四书录疑》,另有《周易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