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遵勗
【生卒】:约1034—约1089
【介绍】:
辽涿州范阳人,字益诫。兴宗重熙十九年进士。调儒州军事判官,累迁枢密院都承旨。道宗大康初,拜南府宰相,耶律乙辛诬皇太子,遵勗奉诏按其事,不敢正言,时议短之。官至北府宰相。
【生卒】:约1034—约1089
【介绍】:
辽涿州范阳人,字益诫。兴宗重熙十九年进士。调儒州军事判官,累迁枢密院都承旨。道宗大康初,拜南府宰相,耶律乙辛诬皇太子,遵勗奉诏按其事,不敢正言,时议短之。官至北府宰相。
字子澄。陕西华州(今华县)人。与同乡白奂彩共同治学,研究宋、明以来诸名儒论学语,参以自悟。曾赴盩屋与李颙讨论学术。认为人生须作天地间第一等事,为天地间第一等人,故自号两一。【介绍】:清陕西同州人,字子
【介绍】:唐博陵人,字殷功。传清明独游都城南,至一村居求饮,有女子启扉奉以盂水,独倚小桃柯伫立,意属甚厚。及来岁清明再往寻之,门庭如故而户扃锁矣。因题诗于其左扉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
【介绍】:或称太史伯。西周末人。幽王时太史。郑桓公任周司徒,见王室多故,问史伯何处可逃死。史伯教以济、洛、河、颍之间。郑桓公从之。又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解释百物之起源。
【生卒】:1741—1820【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仲文,号晓屏。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以兼顺天府尹,未能事先觉察林清之变,降官。嗜古书画,收藏甚富。有《午风堂丛谈》。
【介绍】:宋湖州人。徽宗宣和末,为慈溪令,有仁政。离任,当地为立祠,名沈公堂。
字惠坚,行之弟,仕至光州中从事。秩满,居枣强。好学、熟知药性。隋文帝仁寿中卒。【介绍】:北齐陇西成纪人,字惠坚。李瑾子。笃好古文,精心典礼,识本草药性,常以服饵自持,年将耄而力不衰。尝任光州中从事,然
【生卒】:1008—1089【介绍】:宋成都华阳人,字景仁。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第一。累官知谏院,尝连上十九章劝仁宗立嗣,因罢谏职,改集贤殿修撰。英宗即位,迁翰林学士,旋出知陈州。神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极
【介绍】:明人。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崇祯十五年,为太仆少卿,受帝密谕,秘密遣往义州与清廷议和。机密泄露,被劾罢官。南明福王监国,为与清廷遣使通好,与左懋第、陈洪範北上议和失败。
【生卒】:?—1639【介绍】:明云南弥勒人,字念尔。崇祯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授御史。以杨嗣昌荐召见,吐言如流,画地成图,超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十一年,洪承畴被清兵围困松山,绳武进总督,加衔督师,
【介绍】:春秋末越国人。大夫。句践自会稽归,七年,生聚教训,欲报吴仇。同以鸷鸟之击必匿其形为喻进谏,主张乘吴加兵齐晋、结怨楚越而自矜之时,结齐、亲楚,附晋,佯厚吴。俟三国伐吴,越承其弊,则可克。句践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