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杨辅清

杨辅清

【生卒】:?——1874

广西桂平人。杨秀清之堂弟。咸丰元年(1851)参加金田起义,封为国宗。咸丰六年随石达开部作战,一度跟随石达开出走。后由福建转折回到江西、安徽,升任中军主将。咸丰十年,参加摧毁清军江南大营之役,晋封为辅王。率部转战皖南,赴援安庆,解“天京”之围,驻守“天京”高桥门。同治三年(1864)高桥门失守后,退守湖州,湖州又失,逃亡澳门。同治十三年回到福建,企图再度起事,因叛徒出卖,被捕杀于晋江。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生卒】:?—1874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原名杨金生,外号杨七麻子。与杨秀清同姓不同族,后认作本家。金田起义后随太平军北上。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内讧时以与秀清本不同族,又领兵在外,得免于难。咸丰八年封中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参与消灭第二次江南大营战役,以功封辅王。驻防宁国府。后救安庆不果。同治元年宁国府弃守。次年守天京高桥门,力拒湘军。三年出守湖州。天京、湖州相继陷落后,避走上海,后流转南方各地,从事抗清。十三年在福建晋江被捕,旋即遇害。


猜你喜欢

  • 林大中

    【生卒】:1131——1208字和叔,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知金溪县。光宗即位,除监察御史,升殿中侍御史。为谏官正直,不附权贵,遇事敢言,屡论时政之失。宁宗即位,迁给事中,忤韩侂胄。以焕章

  • 张廷玉

    【生卒】:1672——1755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中期进士。历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和翰林院掌院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保,军机大臣。雍正中西北用兵,设军机处,规制皆出

  • 袁宗儒

    字醇夫,雄县(今属河北)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御史。十二年,帝在大同,力谏回銮,并请罢皇店,遣边兵,谏帝巡边,语极危切,升大大理寺丞。嘉靖三年(1524)争“大礼”,受廷杖。后历官贵州、郧阳

  • 梁有誉

    【介绍】: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章频

    字简之,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举进士。历殿中丞、监察御史、侍御史。素与丁谓友善,丁谓贬,几经升黜。使契丹,至紫濛馆卒。【介绍】:宋建州浦城人,字简之。真宗景德间进士。初为县令,天禧初召对,擢监察御史

  • 盛庸

    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随同耿炳文征伐燕王。李景隆代炳文为大将,遂隶属景隆部下。二年(1400),景隆败走济南,复南逃。庸与参政铁铉固守济南,燕王军围攻济南三个月,攻城不下,解围去。庸乘胜

  • 杨大雅

    【生卒】:964—1032【介绍】:宋杭州钱塘人,本名侃,避真宗旧名改,字子正。杨覃从子。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好学自信,文风质朴。真宗咸平中为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因无所阿附,为权臣丁谓、王钦若所不悦,二

  • 张希颜

    【介绍】:名或作晞颜。宋汉州人,初名適。善画花,师赵昌。徽宗大观初累进所画,特补将仕郎、画学谕,变其格为院体。官至蜀州推官。

  • 李方玄

    【介绍】:唐荆州石首人,祖籍赵郡,字景业。李逊子。第进士,初为江西府判官,累为池州刺史。有治名。终处州刺史。

  • 顾越

    【生卒】:492或493—569【介绍】:南朝陈吴郡盐官人,字允南,一作思南。家传儒学,尤精《毛诗》。起家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与贺文发同为梁南平王萧伟所重,人称“发越”。仕梁为五经博士。侯景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