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悝

李悝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猜你喜欢

  • 李叔良

    【生卒】:?—621【介绍】:唐高祖从弟。初封长平郡公,武德初拜刑部侍郎,进爵为王。与突厥战,中流矢而卒,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肃。

  • 盛端明

    【生卒】:1470—1550【介绍】:明广东饶平人,字希道,号程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检讨。累迁右副都御史,督粮储于南京。后被弹劾罢职家居。自言能炼长生丹药。因陶仲文荐,并得严嵩之助,召为礼部右侍郎。

  • 皇父

    【介绍】:西周人。周幽王时卿士。幽王宠幸褒姒,国政日非。皇父与家伯、仲允等七人结党乱政,暴虐无道。时人作《十月之交》之诗以刺之。

  • 王錱

    【生卒】:1825——1857字璞山。湖南湘乡人。罗泽南门生,初从罗办团练抗击太平军,官同知直隶州。先在湖南境内作战,出援江西。咸丰六年(1856)增援湖北,再援江西,战吉安、宁都、广昌、吉水,屡挫太

  • 郑诚

    【介绍】:明江西南城人,字文实。永乐间为国子生,选擢吏部司务。为人端庄勤谨,历文选员外郎、郎中,掌选精密。宣德初,官至本部右侍郎。

  • 邓石如

    【生卒】:1743—1805【介绍】:清安徽怀宁人,本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笈游山人。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

  • 金世祖

    【介绍】:见劾里钵。

  • 王永清

    【生卒】:?—1682【介绍】:清辽东人。康熙八年,授贵州黔西镇总兵,三藩乱时,叛附吴三桂。二十年,复降清,被磔死。

  • 李绮

    【介绍】:宋徽州婺源人,字元质。博学强记。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官终福州教授。尝与洪适兄弟共习词科。朱熹称其有美才。年三十二卒。

  • 侍其曙

    【介绍】:宋人,字景升。以父任为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真宗咸平中,以閤门祗候为苏、杭、湖、秀州都巡检使,迁左侍禁。明敏有干略,数受命出外按察乱事。累迁如京副使、知登州。岁饥赈恤,全活甚众。历知桂、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