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晁错

晁错

【生卒】:前200—前154

西汉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少学申不害商鞅刑名之学。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奉命从伏生受《尚书》,后任太子家令,以其善辩得太子(即景帝)信任,号“智囊”。景帝即位,任御史大夫。主张实行重农抑末、纳粟受爵政策,积极防御匈奴贵族的攻掠,募民徙边,又建议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些建议均为景帝所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他为袁盎等所谮,被杀。著有《论贵粟疏》等政论,今部分尚存。(,参见《史记》)


【生卒】:前200—前154

【介绍】:

姓一作鼌。西汉颍川人。习申不害、商鞅刑名之术。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奉命受今文《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为太子(景帝)信用,号智囊。迁中大夫。上书言事,主张徙民备边,抵御匈奴侵扰,削诸侯王权,以固朝廷。景帝立,任内史,迁御史大夫。景帝采纳其意见,更定法令,削诸侯枝郡。前三年,吴楚七国以诛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为袁盎所谗,被朝衣斩于市。有《晁错》,已佚,有辑本。


【生卒】:前200—前154

【介绍】:

姓一作鼌。西汉颍川人。习申不害、商鞅刑名之术。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奉命受今文《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为太子(景帝)信用,号智囊。迁中大夫。上书言事,主张徙民备边,抵御匈奴侵扰,削诸侯王权,以固朝廷。景帝立,任内史,迁御史大夫。景帝采纳其意见,更定法令,削诸侯枝郡。前三年,吴楚七国以诛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为袁盎所谗,被朝衣斩于市。有《晁错》,已佚,有辑本。


猜你喜欢

  • 吴百朋

    字维锡,义乌(今属浙江)人。嘉靖进士。官淮、扬、湖广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平李亚元,破倭海丰。擒蓝松山等有功。隆庆时,官南京兵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万历初,阅视宣府等三镇。以粮饷、险隘、兵马、器械、屯田

  • 沈洙

    【生卒】:518—569字弘道,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好学,治《三礼》、《春秋左氏传》,兼通《五经》章句,诸子史书。年二十余即为尚书祠部郎中,敬帝时为国子博士,掌仪礼。入陈,历为员外散骑常侍、

  • 唐琦

    为卫士。建炎间,高宗航海,琦以病留越州。李邺以城降,金将琶八据城,琦袖石伏道旁,伺琶八出、用石击杀,未中,被捕,不屈而死。【介绍】:宋开封人。本卫士。高宗建炎中,皇室南逃渡海,琦病留越州,守李邺以城降

  • 移剌福僧

    【生卒】:?—1222【介绍】:金东北路人,契丹族。以荫补吏部令史。历顺义军节度副使,部内猛安木吞掠民女,被福僧搜出四十三人,严加惩处。官至山东西路转运使。致仕后又上书宣宗,主张与宋议和,集中力量抵御

  • 陈胤虞

    【介绍】:明末清初福建汀州人,字锡振,别字猊弱,晚号次弓。明诸生。早有声誉。明崇祯六年,以地方官偏听偏信,吏胥横行不法,挺身争曲直,又称引典制,立碑道上,观者万人,莫不称快。由是险遭陷害。入清,至顺治

  • 王审知

    【生卒】:862—925【介绍】:五代时闽国创建者。光州固始人,字信通。王潮弟。唐末与潮从王绪起兵,后部下兵变,众推潮为主,审知为副。入闽,据泉州,克福州,尽有闽地。潮卒,继为威武军节度使。为人俭约,

  • 屈瑕

    【生卒】:?—前699【介绍】:春秋时楚国人。武王子,食邑于屈。为莫敖。武王四十年,奉命伐郧,败之,盟而还。次年伐绞,诱之出城设伏而击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明年,伐罗,屡胜而骄,为罗及卢、戎两军击败,

  • 毗伽崇德可汗

    【生卒】:?—824【介绍】:唐时回鹘可汗。穆宗长庆元年回鹘保义可汗死,唐册封所嗣为崇德可汗,并以帝妹太和公主妻之。时裴度方征伐幽、镇,崇德可汗使李义节将兵三千从征,兵已至丰州,朝议惩前患,却之,厚赐

  • 汤巾

    【介绍】:宋饶州安仁人,字仲能,号晦静。汤千弟。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兄主朱熹之学,巾则主陆九渊之学。初为繁昌簿,历制置司幹官,仕至郡守。

  • 罗爱爱

    【介绍】:元嘉兴人,名妓。色艺俱绝。尝与诸名士赋诗于鸳湖凌虚阁,由是才名日盛。同郡赵氏子与之狎,遂托终身。后参政杨完欲纳之,自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