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彭泽

彭泽

【介绍】:

明陕西兰州人,字济物,号幸庵。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势豪杀人,泽处以死。中贵祈免,不听。正德初,历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称。再迁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赵燧等起事。始至,申明军法,将校畏缩当死,自此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进右都御史。总督川陕诸军,镇压廖麻子、喻思俸等。进左都御史。经略哈密,以与王琼忤,又得罪钱宁,遂因经略不当被斥为民。世宗即位,起兵部尚书。未几,因前经略哈密事被劾夺职。隆庆初,复官。谥襄毅。


字济物,兰州(今属甘肃)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徽州知府。有政绩。正德时,历官知府、按察使、左都御史。曾镇压刘惠赵鐩廖麻子、喻思俸起义。经略哈密事颇不当。与钱宁王琼等相#龁,因此得罪,斥为民。世宗嗣位,钱宁败,琼亦得罪,遂起用他为兵部尚书。核功罪,杜干请,兵政为之一新。被弹劾,乞休,加少保,归。复被弹劾,夺官为民,郁郁而卒。隆庆初,复官,谥襄毅。


【介绍】:

明陕西兰州人,字济物,号幸庵。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势豪杀人,泽处以死。中贵祈免,不听。正德初,历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称。再迁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赵燧等起事。始至,申明军法,将校畏缩当死,自此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进右都御史。总督川陕诸军,镇压廖麻子、喻思俸等。进左都御史。经略哈密,以与王琼忤,又得罪钱宁,遂因经略不当被斥为民。世宗即位,起兵部尚书。未几,因前经略哈密事被劾夺职。隆庆初,复官。谥襄毅。


字济物,兰州(今属甘肃)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徽州知府。有政绩。正德时,历官知府、按察使、左都御史。曾镇压刘惠赵鐩廖麻子、喻思俸起义。经略哈密事颇不当。与钱宁王琼等相#龁,因此得罪,斥为民。世宗嗣位,钱宁败,琼亦得罪,遂起用他为兵部尚书。核功罪,杜干请,兵政为之一新。被弹劾,乞休,加少保,归。复被弹劾,夺官为民,郁郁而卒。隆庆初,复官,谥襄毅。


【介绍】:

明陕西兰州人,字济物,号幸庵。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势豪杀人,泽处以死。中贵祈免,不听。正德初,历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称。再迁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赵燧等起事。始至,申明军法,将校畏缩当死,自此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进右都御史。总督川陕诸军,镇压廖麻子、喻思俸等。进左都御史。经略哈密,以与王琼忤,又得罪钱宁,遂因经略不当被斥为民。世宗即位,起兵部尚书。未几,因前经略哈密事被劾夺职。隆庆初,复官。谥襄毅。


猜你喜欢

  • 吴倬

    【介绍】:清江苏华亭人,字启明。工画人物山水。

  • 孙伯温

    【介绍】:宋隆兴丰城人,字南叟。光宗绍熙四年进士。历龙城教官,知新昌县,以绳豪氏竞田而被谪,新昌人有“平田谣”纪其事。后知临湘县。尝师杨简,又从杨方受为己之戒。博学,工诗文。有文集。

  • 僧辩

    【生卒】:568—642【介绍】:隋唐时僧。邓州南阳人,俗姓张。年七岁,日诵千言,时人以为奇。后出家,专寻经论。隋炀帝大业初召入禅定道场。唐太宗贞观中召居宏福寺,以善讲博通誉满天下。有《中论》、《唯识

  • 刘劭

    【生卒】:?-453字休远,宋文帝刘义隆长子,年六岁,拜为皇太子。与弟始兴王刘濬、女巫严道育等行巫蛊,事泄,文帝欲废其位,乃与濬弑文帝自立,改年号为太初。诸方镇纷纷起兵讨伐,兵败自杀。(,参见《南史》

  • 崔咸

    【生卒】:?-834字重易,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元和进士,接着又登宏词科。为官公正,时望甚重。终官秘书监。尤长诗歌,有集二十卷。(190下/5059,参见《新唐书》)【生卒】:?—834【介绍】:唐

  • 郭昆

    【介绍】:清直隶天津人,字良璧。善画人物仕女,尤长临摹,写意亦佳。在北方有盛名。

  • 周清原

    【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雅楫,初号且朴,又号蝶园。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官至工部侍郎。有《雁宕山游记》、《蓉湖集》。

  • 伊尔德

    【生卒】:1603—1658【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扬古利族侄。天聪间从扬古利入明边,攻宁远、锦州,又从攻北京。崇德间,屡从攻锦州。顺治间从多铎下江南,授本旗都统。后为宁海大将军,取舟山。

  • 木华黎

    【生卒】:1170——1223札剌儿部人。幼年多智谋,善骑射。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共称“四杰”。1206年铁木真称大汗,他充任万户,后随成吉思汗攻金,在抚州野狐岭北,大败金兵。又征辽东、辽西等地,

  • 徐乐

    西汉燕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始为布衣,武帝时上书言国事,提出天下之患不在瓦解,如吴、楚、齐、赵之叛乱;而在土崩,即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他认为当时数年歉收,民多穷困,加之对边境用兵,农民起义的形势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