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良

张良

【生卒】:?—前189

字子房。秦末汉初韩地人。祖与父均为韩相。秦灭韩,他图谋为韩报仇,以家财结交刺客,曾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未中,变姓名亡匿于下邳。前208年,聚众百余人归刘邦,与项梁军击秦。曾劝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自任韩司徒。后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刘邦入关,他建议刘邦封秦宫室府库,收揽民心。楚汉战争中,又提出不立六国后代,重用韩信,联结彭越英布从两面夹击项羽,及乘势追歼楚军,击灭项羽等策略,都为刘邦采纳,使汉军取胜。汉朝建立,封留侯。(,参见《史记》)


【生卒】:?—前186

【介绍】:

西汉沛郡城父人,字子房。祖与父相继为韩相。秦灭韩,良图复韩,募力士于博浪沙狙击始皇未中,遂更姓名。传说逃亡至下邳,遇黄石公,受《太公兵法》。秦二世元年,聚众响应陈胜。后从刘邦,为主要谋士。刘邦率军攻入咸阳,良与樊哙力劝刘邦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于鸿门宴上为刘邦解除危难。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高帝六年,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生卒】:?—前186

【介绍】:

西汉沛郡城父人,字子房。祖与父相继为韩相。秦灭韩,良图复韩,募力士于博浪沙狙击始皇未中,遂更姓名。传说逃亡至下邳,遇黄石公,受《太公兵法》。秦二世元年,聚众响应陈胜。后从刘邦,为主要谋士。刘邦率军攻入咸阳,良与樊哙力劝刘邦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于鸿门宴上为刘邦解除危难。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高帝六年,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生卒】:?—前186

【介绍】:

西汉沛郡城父人,字子房。祖与父相继为韩相。秦灭韩,良图复韩,募力士于博浪沙狙击始皇未中,遂更姓名。传说逃亡至下邳,遇黄石公,受《太公兵法》。秦二世元年,聚众响应陈胜。后从刘邦,为主要谋士。刘邦率军攻入咸阳,良与樊哙力劝刘邦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于鸿门宴上为刘邦解除危难。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高帝六年,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猜你喜欢

  • 李定国

    【生卒】:1621—1662【介绍】:明末清初陕西榆林人,字宁宇。张献忠养子。任前军都督、安西将军。献忠死,与孙可望、刘文秀等率部从四川退入贵州、云南联明抗清。南明永历六年,率军入广西,破桂林,北上,

  • 权会

    字正理,河间鄚(今河北雄县南)人。习《诗》、《书》、《三礼》、《郑易》。仕北齐,为中散大夫、著作郎,监知太史局事,修国史。贵游子弟多从其学,后主武平时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齐河间鄚人,字正

  • 拓跋勿期

    寔君孙。位定州刺史,封林虑侯。(,参见《北史》)

  • 曹据

    曹操子。黄初三年(222)封章陵王,后徙封彭城王。【介绍】:三国魏沛国谯人。曹操子。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封范阳侯。魏文帝黄初二年进公爵,三年封王。明帝太和六年改封彭城王。尝坐私遣人诣宫中仿作禁物,受诏责。

  • 郑振

    【生卒】:?——1146字亨叔,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建炎中,杨勍起事,邑令檄振纠集民兵抵御,勍引众遁去。绍兴十三年(1143),曾少龙及周老龙等拥众至数万举事,帅司檄振备御,少龙等素闻其名,不战

  • 高怀德

    【生卒】:926——982字藏用,真定常山(今河北正定)人。恭帝嗣位,以战功擢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宋太祖即位,拜殿前副都点检。与石守信平定李筠叛乱,迁忠武军节度、检校太尉。建隆二年(961),出为归德

  • 金光箸

    【生卒】:1816—1857【介绍】:清直隶天津人,字念直,号濂石。纳捐为通判。改派安徽为知县。咸丰初率民团擒杀捻军首领陆遐龄。又与太平军转战淮上,攻下正阳关。后在正阳沫河口作战,舟覆而殁。谥刚愍。

  • 张昺

    【生卒】:?—1399【介绍】:明山西泽州人。洪武中举人。累官刑部侍郎。建文时为北平布政使,密命伺察燕王事。被掾吏李友直告发。被燕王所捕,不屈死。

  • 李汾

    字长源,太原平晋(今山西太原南)人。崇尚气节,行为不羁,性躁易怒;喜读史,善作诗。初为京兆尹子容、尚书左丞张行信门客,深受器重。元光间,入开封,举进士不中,因人荐为史馆书写。因怀才不遇,往附恒山公武仙

  • 蒋偕

    字齐贤,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举进士。历大理寺详断官,环庆路兵马都监,知汾、泾、原、忻、坊诸州。皇祐中,为广南东西路钤辖,侬智高起义军围广州,偕率部驰援,宋军屯贺州太平场,义军乘夜袭营,被杀。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