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方平

张方平

【生卒】:1007——1091

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举茂材异等科,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科,通判睦州。西夏元昊攻宋,上《平戎十策》授知谏院。西边用兵屡败,建议与西夏议和、罢兵。仁宗嘉纳,敕边帅谋与元昊通和。历知制诰、三司使、判太常寺。坐事,罢知滁州。治平中,迁礼部尚书。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极论“新法”必有覆舟、自焚之祸。神宗问祖宗御戎之策,力言太祖不图远略,真宗与契丹盟好,至今民不识兵革。尝荐苏洵及其子轼、辙可重用。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著有《乐全集》。卒,赠司空,谥文定。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 马京

    【生卒】:?—1411【介绍】:明陕西武功人,字子高。洪武十八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历左通政、大理卿。永乐元年为刑部左侍郎,辅导皇太子。为汉王高煦所谮,下狱死。

  • 东宫得臣

    【介绍】:春秋时齐庄公太子。居东宫,故称。早死。

  • 彭廷栋

    【生卒】:?—1795【介绍】:清甘肃宁夏人。乾隆二十二年武进士,授三等侍卫。历任贵州提标参将、乌鲁木齐提督、贵州提督。参与镇压黔楚苗民,卒于军。

  • 经承辅

    【介绍】:明扬州府江都人,字兰谷。少孤,事母笃孝,抚弟成名。隐居山中,栽梅种竹,不问世事。卒年七十七。

  • 徐悱

    【生卒】:?-524字敬业,勉第二子。幼聪明,能作文。初为著作佐郎,累迁太子舍人、中书舍人,掌书记。官至晋安内史卒。(,参见《南史》)【生卒】:?—524【介绍】:南朝梁东海郯人,字敬业。徐勉次子。幼

  • 宋傅

    【生卒】:1125—1194【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岩老。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授黄岩主簿,历知闽县、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袁州通判。居官日理政事,民至于无讼。以沿海制置司参议官致仕。

  • 朱公节

    【介绍】:明浙江山阴人,字允中。嘉靖十年举人。历彭泽知县、泰州知州。为人方严简重,而心事平坦。历典州县,常俸外无妄取,而一意为民,捍灾兴利,有古循吏之风。讲学稽山以终。有《东武集》。

  • 崔造

    【生卒】:737—787【介绍】:唐博陵安平人,字玄宰。代宗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友善,皆自谓王佐才,时号“四夔”。德宗贞元二年以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请两税委本道观察使、刺史选官送京师,悉停

  • 吴瑛

    字德仁,蕲州蕲春(今属湖北)人。以父龙图阁学士遵路任补太庙斋郎,历监西京竹木务,通判池州、黄州,知郴州,虞部员外郎。治平三年(1066),年四十六,上书请致仕,公卿大夫闻之挽留,瑛不允,遂相率赋诗饯行

  • 王成

    【介绍】:西汉人。宣帝时为胶东相,为政有令声。帝褒之,赐爵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