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太祖

宋太祖

【生卒】:927——976

即赵匡胤。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应募入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次年,以“杯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兵将领兵权。先后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遣将镇守北边,抵御契丹进犯。派文官出任州县长官,设转运使掌地方财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厢兵升为中央禁兵,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颁《宋刑统》,惩罚贪赃枉法官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整治汴梁运河。各地兴学,推行科举制度。在位十七年,病死。(一,)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猜你喜欢

  • 张后胤

    【介绍】:唐昆山人,字嗣宗。李渊镇太原时,引为宾客,授李世民经。及世民即位为太宗,授国子祭酒。后迁散骑常侍。卒谥康。

  • 莫说

    【介绍】:宋邵武人。以穷经为务。至京师,从孙复、石介游,讲明道学。归隐不仕。

  • 李世哲

    【生卒】:?-524崇长子。起家司徒中兵参军,有战功。善行贿赂。时人称为“李锥”。历司农卿、太仆卿、太常卿、相、泾州刺史等职。在相州逼占民居及佛院地,造私宅,大为民患,被劾,反得封爵。卒。(,参见《北

  • 于同祖妻曹氏

    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至正二十年(1360)茶陵陷。她闻妇女多被驱逐,便自杀而死。

  • 灵氏夫人

    【介绍】:战国时卫国人。秦灭卫,封灵王世家,使奉卫祀。灵王死,夫人无子,而妾有子,妾事夫人愈谨。夫人内惭,愿出居外。妾不可,欲自杀,夫人遂留,妾终年供养不衰。

  • 郑雍

    【生卒】:1031——1098字公肃,襄邑(今河南睢县)人。举进士。历知池州、开封府判官、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等。元祐中,为讨好章惇,与杨畏劾宰相刘挚威福自恣;又论王岩叟等三十人皆挚党。刘挚、岩叟皆罢,

  • 李曰涤

    【介绍】:明末清初江西临川人,字亦白。明岁贡生。入清不仕,累征不起。有《竹裕园笔语》。

  • 李势

    【生卒】:?-361字子仁,李寿子。初为翊军将军、汉王世子,后立为太子。晋康帝建元元年(343),继父立为帝。荒淫不理国事,朝政紊乱,所部叛离,国家垂危。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晋桓温攻蜀,势出降

  • 萧子伦

    【生卒】:479—494【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宗。齐武帝子。封巴陵王。历位都督南豫司二州军事、南中郎将、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郁林王即位,以南彭城禄力优厚,夺子伦与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更以南兰陵

  • 韦琮

    【生卒】:?—约849【介绍】:唐京兆杜陵人,字礼玉。韦乾度子。进士及第,累迁殿中侍御史、太常博士。武宗会昌二年,自起居舍人、史馆修撰充翰林学士,历司勋、兵部二员外郎、兵部郎中、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