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太祖

宋太祖

【生卒】:927——976

即赵匡胤。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应募入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次年,以“杯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兵将领兵权。先后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遣将镇守北边,抵御契丹进犯。派文官出任州县长官,设转运使掌地方财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厢兵升为中央禁兵,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颁《宋刑统》,惩罚贪赃枉法官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整治汴梁运河。各地兴学,推行科举制度。在位十七年,病死。(一,)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猜你喜欢

  • 郭劝

    【介绍】:宋郓州须城人,字仲褒。第进士。累迁太常博士、通判密州、莱州。仁宗时为殿中侍御史,时郭皇后废,议纳陈氏,劝切谏止。迁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赵元昊袭父位,以劝为官告使,所遗百万,悉拒不

  • 姚文

    【介绍】:明浙江崇德人,字敏学。永乐进士,知庆远府,抚化瑶壮有方,改知袁州。以廉介称。

  • 王素

    【生卒】:418—471【介绍】: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业。少有志行。初为庐陵国侍郎。母卒,隐居不仕。颇营田园之资。好文义,不以人俗累怀。宋孝建、大明、泰始中累辟不就。山中有蚿虫,鸣声清长,听之使人不

  • 胡器

    【生卒】:约1358—1428【介绍】:明江西新淦人,字士琏。洪武中由国学生授普安军民府通判,升泉州知府,除弊政,兴利于民,督诸生复学。永乐时与修《永乐大典》。官至贵州按察使,治尚宽大而不渎法。

  • 严砺

    【生卒】:743—809【介绍】:唐盐亭人,字元明。严震从祖弟。初为浮屠法,太守表为玄武尉,累除兴州刺史。德宗贞元十五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贪沓苟得,士民不胜其苦。刘闢叛,以储备有素,进检校左仆射,节

  • 富良

    清代前期人。姓富察。大学士马齐之子。初自散秩大臣授仪銮卫仪銮使。袭父爵,进一等伯。历官至西安将军兼领侍卫内大臣。卒后谥恭勤。

  • 邵懿辰

    【生卒】:1810——1861字位西。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举人,授内阁中书,升刑部员外郎,供职军机处。以敢直言著称。研习儒学,推崇方苞,李光地。著有《尚书通义》、《礼经通论》、《孝经通论》等,后

  • 高起潜

    宦官,以知兵著称。崇祯时,以总监历监视宁、锦诸军。李自成势盛,往赴宁、前,中途弃关走。福王时任京营提督,后降清。【介绍】:明宦官。崇祯时为内侍,有知兵之名。崇祯五年,督诸将讨叛将孔有德。次年,克登州。

  • 李希洛

    【介绍】:明山西阳曲人,字宗程。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昌黎知县,寻以关中地震,移知渭南,抚安灾民。迁户科给事中,以劾胡宗宪,忤严嵩,罢归。有《益言录》、《梦心说》。

  • 周鐈

    【介绍】:清直隶南和人,字茗柯。顺治中诸生。家贫苦,性澹远。喜为诗,从申涵光游,所作谨守矩度,温润清脱,名流争相传诵。下第归里后,诗益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