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唐肃宗

唐肃宗

【生卒】:711—762

【介绍】:

即李亨。唐朝皇帝。玄宗第三子。初名嗣昇,改名浚,又改名玙、绍,再更名亨。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立为太子。安禄山之乱,随玄宗奔蜀,至马嵬,支持禁军杀杨国忠,逼帝缢死杨贵妃。乃还灵武,即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后借回纥兵,命郭子仪收复两京。在位七年,宠信张良娣及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致兵祸不断。宝应元年,李辅国等杀张皇后,拥立太子,乃惊忧卒。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生卒】:711-762

即李亨。幼有嗣升、浚等名。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玄宗子。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56),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为了平定叛乱,接受回纥的苛刻条件向其借兵,至德二载(757)秋,郭子仪等配合回纥军队收复两京。创设观军容使,以宦官充任监军,促使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宝应元年(762),因宦官李辅国等杀戮皇后,拥立太子,惊悸而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711—762

【介绍】:

即李亨。唐朝皇帝。玄宗第三子。初名嗣昇,改名浚,又改名玙、绍,再更名亨。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立为太子。安禄山之乱,随玄宗奔蜀,至马嵬,支持禁军杀杨国忠,逼帝缢死杨贵妃。乃还灵武,即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后借回纥兵,命郭子仪收复两京。在位七年,宠信张良娣及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致兵祸不断。宝应元年,李辅国等杀张皇后,拥立太子,乃惊忧卒。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生卒】:711-762

即李亨。幼有嗣升、浚等名。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玄宗子。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56),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为了平定叛乱,接受回纥的苛刻条件向其借兵,至德二载(757)秋,郭子仪等配合回纥军队收复两京。创设观军容使,以宦官充任监军,促使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宝应元年(762),因宦官李辅国等杀戮皇后,拥立太子,惊悸而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711—762

【介绍】:

即李亨。唐朝皇帝。玄宗第三子。初名嗣昇,改名浚,又改名玙、绍,再更名亨。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立为太子。安禄山之乱,随玄宗奔蜀,至马嵬,支持禁军杀杨国忠,逼帝缢死杨贵妃。乃还灵武,即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后借回纥兵,命郭子仪收复两京。在位七年,宠信张良娣及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致兵祸不断。宝应元年,李辅国等杀张皇后,拥立太子,乃惊忧卒。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猜你喜欢

  • 孙恩

    【生卒】:?—402【介绍】:东晋琅邪人,字灵秀。世奉五斗米道。叔父泰以天师道聚众见杀,恩流亡海岛。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之子元显当权。安帝隆安三年,元显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当兵,群情激忿,恩因聚众起事。攻

  • 冯安国

    【介绍】:宋南剑州顺昌人,字彦修。少力学能文,行谊尤高。神宗时专以王安石之学取士,因晦迹于家,聚徒讲经。高宗建炎中,范汝为起事,籍民降附,安国不屈而死。

  • 袁和

    【介绍】:明河南安阳人,字节吾。万历二十年进士。授长垣知县,升户部主事,管太仓银库。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议,备兵阳和。饬兵练士,察访市易之弊。以忧归。

  • 任良弼

    【介绍】:明山西平遥人,字廷賛。弘治六年进士。累迁吏科都给事中,屡上疏弹劾权贵,无所避忌。升通政使左参议,忤刘瑾,遣戍辽阳。瑾死,起右参议,官至通政使。

  • 宇文绍奕

    【介绍】:宋成都双流人,字卷臣,一作兖臣。以承议郎通判剑州。民间乏食,亲行山谷,随时措置,皆有条理。守临邛、广汉,有能名。后以谤黜。有《原隶》、《临邛志》、《石林燕语考异》。

  • 赵正礼

    肃子。位至新安郡守。

  • 杨恕

    【介绍】:宋庆元府鄞人,字仲如。杨玨曾孙。笃学力行,由嵊县儒学教谕升温州教授。辟为浙东宪掾,分治于衢。升宪司知事。宋将亡,不食数日,投菱塘死。

  • 陈洪绶

    【生卒】:1599—1652【介绍】:明末清初浙江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幼名莲子,又名胥岸。国子监生。明亡时为清军俘获,虽胁以死,亦不肯为之作画。曾入绍兴云门寺为僧,号悔迟、老迟、弗迟、悔僧、云门僧

  • 刘绎

    【生卒】:1463—?【介绍】:明山西代州人,字以成,号斗山。弘治九年进士。以户部主事督理辽东粮储。正德间为郎中,因忤刘瑾罢为民,人称铁汉。寻起监察御史,迁卫辉知府,官至长芦运使。

  • 周为汉

    【介绍】:清浙江浦江人,字皤东,又字倬云。道光间曾任县主簿。诗幽涩,主张“文以道立”,宗唐人。卒年四十。有《枕善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