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勰

刘勰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猜你喜欢

  • 周春年

    【介绍】:宋建州浦城人,字春卿。为象山县主簿。时海盗伺商船,杀人越货,乃籍其名,犯者辄处重刑,恶俗乃变。迁抚州判官。官终道州通判。

  • 窦仪

    【生卒】:914——976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属天津)人。后晋天福进士。后汉初,召为右补阙、礼部员外郎。后周广顺时,为翰林学士。恭帝即位,迁兵部侍郎。建隆元年(960),迁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奉诏重

  • 蒋凝学

    【生卒】:?——1878字之纯。湖南湘乡人。咸丰初,在乡办团练,后入湘军,隶罗泽南部。与太平军战于湖北、江西、安徽各地,历武昌、九江、黄州、寿州、英山诸役,屡败苗沛霖、陈得才等部。加官自国子监典簿至记

  • 韬光

    【介绍】:唐僧。蜀人。穆宗时结茅杭州灵隐寺西峰巢枸坞。刺史白居易重其道,题其堂曰法安。居易尝具馔饭之,邀以诗,韬光亦以诗报之,不赴。

  • 洪大全

    【生卒】:1823—1852【介绍】:名一作大泉。清湖南兴宁人,一作新宁人,原名焦亮。自幼读书,屡试不售,一度为僧。还俗后欲图大事,以诸葛亮自居。自开天地会山堂,为湘南天地会首领,称天德王。因太平军声

  • 皮信

    【介绍】:隋琅邪下邳人。皮景和子。处事机警明悟。在北齐仕至武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勋贵子弟中称有识鉴。后降北周。入隋,卒于洮州刺史任。

  • 东突厥处罗可汗

    【生卒】:?-620始毕可汗弟。原任俟利弗设,后因始毕子年幼而继其位。以隋义成公主为妻,迎隋炀帝萧后及齐王子杨政道于牙所,使统境内中原人。不时掠唐边境。(194上/5154,参见《新唐书》215上/6

  • 郑氏

    【介绍】:唐人。朝散郎侯莫陈邈妻。侄女为永王李璘妃,作《女孝经》戒之。

  • 沈云英

    【生卒】:1627—1664【介绍】: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能骑射,通经史。明崇祯间,父任道州守备,随往任所。张献忠攻道州时,父战死,入阵夺父尸还。授游击将军,继父守道州。及夫贾某战死荆州,辞官扶父柩归

  • 田和

    【介绍】:见齐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