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冯云山

冯云山

【生卒】:1815——1852

广东花县人。曾充乡村塾师。道光中,参加拜上帝会早期活动,帮助洪秀全宣传、组织起义力量。道光二十八年被捕入狱,狱中创制新历法《太平天历》。被救出狱后,协助组织“金田起义”,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咸丰元年(1851)十二月,在永安封为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军目》、《太平官制》、《太平礼制》。次年六月,率太平军进击全州,受伤死于蓑衣渡。


【生卒】:约1815—1852

【介绍】:

清广东花县人,又名乙。家道殷实。自幼读书,经史、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书,无不涉猎。以屡试不中,为塾师。道光二十三年参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旋共赴广东各地传教。又转往广西,在紫荆山一带组织织群众。两次被捕,均以会众营救脱险。后与洪秀全回紫荆山区,筹划起义,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拜为兄弟。金田起义后,任后军主将。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后,被封为南王、七千岁。他创制“天历”,辅佐洪秀全订定军制、官制、礼制。在向湖南进军途中,在全州城外中炮受伤;不久,在蓑衣渡遭清江忠源军袭击,伤重而卒。


【生卒】:约1815—1852

【介绍】:

清广东花县人,又名乙。家道殷实。自幼读书,经史、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书,无不涉猎。以屡试不中,为塾师。道光二十三年参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旋共赴广东各地传教。又转往广西,在紫荆山一带组织织群众。两次被捕,均以会众营救脱险。后与洪秀全回紫荆山区,筹划起义,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拜为兄弟。金田起义后,任后军主将。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后,被封为南王、七千岁。他创制“天历”,辅佐洪秀全订定军制、官制、礼制。在向湖南进军途中,在全州城外中炮受伤;不久,在蓑衣渡遭清江忠源军袭击,伤重而卒。


【生卒】:约1815—1852

【介绍】:

清广东花县人,又名乙。家道殷实。自幼读书,经史、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书,无不涉猎。以屡试不中,为塾师。道光二十三年参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旋共赴广东各地传教。又转往广西,在紫荆山一带组织织群众。两次被捕,均以会众营救脱险。后与洪秀全回紫荆山区,筹划起义,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拜为兄弟。金田起义后,任后军主将。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后,被封为南王、七千岁。他创制“天历”,辅佐洪秀全订定军制、官制、礼制。在向湖南进军途中,在全州城外中炮受伤;不久,在蓑衣渡遭清江忠源军袭击,伤重而卒。


猜你喜欢

  • 李暠

    【介绍】:东汉魏郡人。为美阳令。与中常侍具瑗交通,贪暴为民患,为督邮苏谦所论治。后暠为司隶校尉,借故逮谦,掠死狱中且刑其尸。谦子不韦日夜图报。时暠迁大司农,不韦掘地潜入,杀暠妾及小儿,留书而去。暠大惊

  • 田婴

    齐威王少子,宣王庶弟。孟尝君之父。威王时为将,与田忌等率兵救韩伐魏。齐宣王二年又与田忌、孙膑伐魏,大破魏军于马陵。宣王七年出使韩、魏,使韩、魏归服于齐。旋升相国,其时齐国强盛,魏襄王与齐王相会徐州,互

  • 吴录

    【介绍】:清浙江秀水人,字禹锡。画师蓝瑛。摹黄公望小景,颇能神似。

  • 汉桓帝邓皇后

    【生卒】:?-165名猛女,和帝邓皇后族人。桓帝诛梁冀后,被立为皇后。恃尊骄忌,与郭贵人争宠失败,被废后忧郁而死。

  • 包恢

    【生卒】:1182——1268字宏父,建昌(今江西永修)人。嘉定进士。历知永丰县及台州、通判临安府、浙西提点刑狱、知隆兴府兼江西转运使、知平江府兼发运使等,在任时治政以严,抑豪猾,去奸吏,治蛊狱,课盆

  • 丁日昌

    【生卒】:1823—1882【介绍】:清广东丰顺人,字禹生,又作雨生。自廪贡生捐教谕。咸丰初年,任江西万安知县,旋入曾国藩幕府。同治初年助曾国藩、李鸿章筹办机器局,任苏松太道办理洋务兼任江南制造总局总

  • 室昉

    字梦奇,南京(今北京)人。会同初进士。太宗入汴,知制诰,总管礼仪事。累迁翰林学士。改授南京副留守,治狱以平允见称。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兼北府宰相。监修国史。撰《实录》二十卷。统和八年(990),请致

  • 梁御

    【生卒】:?-538字善通,武川镇(今属内蒙)军人,祖籍安定(今属甘肃),居武川后改姓纥豆陵氏。随尔朱天光入关中,为东益州刺史、第一领民酋长,封白水县伯。贺拔岳死,受宇文泰命为雍州刺史,前雍州刺史贾显

  • 魏舒

    【生卒】:200-290字阳元,任城樊(今山东济宁东)人。出身贫寒,举孝廉,为渑池长,累至尚书右仆射、司徒。德高望重,为时人所称道。后以病求免官。太熙元年死,谥康。【生卒】:?—前509【介绍】:亦称

  • 钟离徇

    钟离牧子。父卒,领兵为将。后拜偏将军,戍西陵。晋军攻吴,临阵战亡。【生卒】:?—280【介绍】:三国吴会稽山阴人。钟离牧子。拜偏将军,戍西陵。建议修信陵城,以免晋人先入。监军使者唐盛不以为然。后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