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傅山

傅山

【生卒】:1607—1684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一字仁仲,别署公之佗,一作公他,又称啬庐、朱衣道人、石道人、随厉、六持、丹崖翁、丹崖子、浊堂老人、青年庵主、不夜庵老人、傅乔山、侨山、侨黄山、侨黄老人、侨黄之人、傅道人、傅子、老蘖禅、真山、侨黄真山、五峰道人、龙池道人、龙池闻道下士、观花翁、大笑下士。明末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有《霜红龛集》等。


【生卒】:1607——1684

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明亡后,改装隐居。顺治中,曾被捕入狱。康熙十七年,被强迫舁至京师,应试博学鸿词科,誓死不从,免试加内阁中书而还。喜欢苦酒,自称老蘖禅。擅长书画,主张真实,反对华丽。诗文则学韩昌黎。著有《霜红龛集》十二卷。


【生卒】:1607—1684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一字仁仲,别署公之佗,一作公他,又称啬庐、朱衣道人、石道人、随厉、六持、丹崖翁、丹崖子、浊堂老人、青年庵主、不夜庵老人、傅乔山、侨山、侨黄山、侨黄老人、侨黄之人、傅道人、傅子、老蘖禅、真山、侨黄真山、五峰道人、龙池道人、龙池闻道下士、观花翁、大笑下士。明末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有《霜红龛集》等。


【生卒】:1607——1684

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明亡后,改装隐居。顺治中,曾被捕入狱。康熙十七年,被强迫舁至京师,应试博学鸿词科,誓死不从,免试加内阁中书而还。喜欢苦酒,自称老蘖禅。擅长书画,主张真实,反对华丽。诗文则学韩昌黎。著有《霜红龛集》十二卷。


【生卒】:1607—1684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一字仁仲,别署公之佗,一作公他,又称啬庐、朱衣道人、石道人、随厉、六持、丹崖翁、丹崖子、浊堂老人、青年庵主、不夜庵老人、傅乔山、侨山、侨黄山、侨黄老人、侨黄之人、傅道人、傅子、老蘖禅、真山、侨黄真山、五峰道人、龙池道人、龙池闻道下士、观花翁、大笑下士。明末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有《霜红龛集》等。


猜你喜欢

  • 马文禄

    【生卒】:?—1873【介绍】:即马忠良,清甘肃河州人,回族。原名马四。本为小军官。同治四年,在肃州领导回民起义。十二年,为左宗棠部将徐占彪所破,投降后被杀。

  • 蒋钦

    【生卒】:?—约219【介绍】:三国吴淮南寿春人,字公奕。初随孙策,拜别部司马,平三郡,定豫章。从孙权征合肥,力战有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拜右护军,典领词讼。从讨关羽,道卒。

  • 张茂和

    孝忠子。元和中拜左武卫将军。属裴度任都押衙,估摸平定吴元济无望,托病辞官,度怒上书,被贬。后起用为诸卫将军。(,参见《新唐书》)

  • 但钦

    【生卒】:?—13【介绍】:西汉末人。王莽时为西域都护。王莽始建国二年,西域车师後王须置离谋降匈奴,钦杀之。其后王莽屡欺诈匈奴单于,失威信。五年,匈奴大击北边,西域瓦解,焉耆先叛,钦被杀。

  • 刘鼎孙

    【介绍】:宋江陵人,字伯镇。第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恭帝德祐末从二王至厓山,陆秀夫负王赴海死,鼎孙亦驱家属并辎重沉海,不死,为元兵所执,得脱后复蹈海死。

  • 杨荣

    【生卒】:1371—1440【介绍】: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

  • 完颜铁哥

    性淳厚朴直,稍知书。袭父猛安,授广威将军。随完颜匡伐宋,为副统,号平南荡江将军,克兴化军。进攻襄阳时,铁哥为前驱,在可以涉水渡江的地方作好标记,引导大军渡江,屡战皆捷。以功迁同知临潢府事,改西南路副招

  • 高市贵

    【生卒】:?—538【介绍】:东魏善无人。少有武用。北魏孝明帝孝昌初,以镇压刘仑等,累迁抚军将军。尔朱荣立孝庄帝,有预戴功,迁卫将军、光禄大夫。随荣镇压葛荣,迁汾州、晋州刺史。孝庄帝永安末,河西武装集

  • 王孝籍

    【介绍】:隋平原人。少好学,博览群书,习五经。与刘炫友善。文帝开皇中召入秘书省,助王劭修国史。在省多年未得入仕籍,郁郁不得志。吏部尚书牛弘知其有才学,然不得调。后归乡里教授为业以终。尝注《尚书》及《毛

  • 仲孙湫

    【介绍】:春秋时齐国人。齐桓公时大夫。桓公二十五年,省鲁难归,告桓公不除庆父,鲁难不止。桓公欲攻鲁,湫以为鲁犹秉周礼,应安定鲁难而亲近之,才是霸王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