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颇罗鼐

颇罗鼐

1689—1747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名颇拉·索南多达,简称颇罗瓦或颇罗鼐。藏族。后藏江孜人。幼善骑射,武艺超群。崇信宁玛教派,善理政务。拉藏汗统治西藏时期,任传事官。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侵扰西藏,受拉藏汗命率卫、藏军于达木奋力抵抗,兵败被俘,遭凌辱,后被释。五十九年(1720),配合阿里总管康济鼐,于后藏、阿里出兵响应清军,击退准噶尔军。雍正元年(1723),封台吉,任噶伦,并任仔东(审计宫),掌管并整顿财政,使被准噶尔军骚扰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同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他奉命率军驻藏北那雪,青海玉树等地,防叛军窜扰西藏。五年(1727),噶伦阿尔布巴等谋杀首席噶伦康济鼐后,其庄园亦被攻掠,亲往阿里向康济鼐之兄噶锡瓦求援,发后藏、阿里兵讨击之。次年,败阿尔布巴于江孜,围布达拉宫,执杀阿尔布巴。受命协助驻藏大臣总理政务。七年(1729),封贝子。八年,晋升贝勒。九年,颁给办理卫、藏噶伦事务多罗贝勒银印。执政期间,整顿藏政,安定社会秩序;发展西藏政治、经济、文化;设常备军,练兵设卡,捍卫边防;整修驿站;发展贸易;改善摊派差役、赋税等规定;尊重藏传佛教各派,修复各教派寺院。主持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的雕刻印行,即著名之纳塘新版大藏经。乾隆四年(1739),晋封为郡王。执政19年,“克尽忠诚,实心效力”,为加强清政府对西藏之管理,促进西藏社会安定,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前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子额布根随汗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

  • 顾太清

    1799—1877清朝著名女词家。亦称西林太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名春,字子春,一字梅光,号太清。常自署名太清春,晚年或署名太清老人椿。祖父鄂昌,乾隆间获罪死。因太清出于籍没之家,入荣亲王府贝

  • 去宾

    ?—541高车国王。※穷奇孙,越居子。北魏正光五年(524),其父杀伊匐自立。东魏天平(534—537)中,父为堂兄弟(伊匐子)比适所杀。兴和(539—542)中,比适被柔然击败,不知所终,遂继立为王

  • 阿旺绛贝楚臣嘉措

    1792—1877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又称阿旺扎木巴勒楚勒齐木。藏族。系二世策默林活佛。生于甘南卓尼。嘉庆二十四年(1819),奉命赴藏任甘丹赤巴,充当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正经师,赐“诺门罕”名号,

  • 察哈尔与绥远

    书名。纪霭士撰。内容叙述察哈尔、绥远地理概说、历史沿革、政治区划以及内蒙古自治运动、治蒙应取之途径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文化建设月刊社出版。

  • 辽五京

    辽王朝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的总称。辽开国初,神册三年(918)二月,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创业之地建城,名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至太宗耶律德光助后晋石敬瑭灭后唐,得燕云十六州,领土扩大,

  • 克尔米

    藏语音译,意为“什么都要做的人”。俗称“家人”,即奴隶。旧时四川阿坝藏区马尔康及绰斯甲地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无任何财产,终年在头人家从事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动,世代为奴,被头人视为私有财产,将其转

  • 尼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喜和平安定的人”。他称撒梅、明朗。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路南、泸西、丘北、弥勒、陆良、罗平、宜良、武定等县和昆明市。详见“彝族”(2594页)。

  • 景龙金殿国

    傣族古国名。又称“泐国”。南宋淳熙七年(傣历五四二年,1180),由西双版纳傣族先民的首领※叭真所建。首府在景龙(即今景洪)。与傣族有族源关系的周围诸小帮纷纷归附,遂统一各部,共推叭真为一方之主,为第

  • 田州岑氏源流谱

    广西田阳壮族岑氏之家谱。不分卷。清岑某撰。内容记自岑仲淑于宋皇祐元年(1049)官拜大理评事,至清光绪元年(1875)二十九世岑乃青止。内分《谱叙》、《支派图》、《官职》、《世谱》、《列传》、《土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