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陇西鲜卑

陇西鲜卑

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陇西地区的鲜卑诸部。约分布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其名始于西晋末十六国初。除以※乞伏部为首包括斯引、出连、叱卢等的部落联盟外,有史可稽者尚有鲜卑※鹿结部、※莫侯部※吐赖部、※勃寒部、※匹兰部、※密贵部、※裕苟部、※提伦部、※越质部、※豆留䩭部、※叱豆浑部、※叠掘部、※悦大坚部、※仆浑部及※大兜国等。其中乞伏氏不断兼并、征服早已迁入陇西的其他鲜卑部落及汉、羌、氐、丁零、卢水胡、屠各等族,于东晋太元十年(385)建立※西秦。后夏国灭西秦,北魏灭夏,陇西鲜卑归属北魏,最终多沿不同途径融合、同化于汉族中。

猜你喜欢

  • 甘青宁地区第二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顺帝永和四年(139),汉并州刺史来机、凉州刺史刘秉,既不依羌俗,安羌胡,反屡刻虐、扰发羌民。五年,且冻、傅难种羌起兵,攻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联合湟中羌胡东下,进攻三辅,杀长吏;分兵攻武都,烧

  • 李天保

    ?—1461明朝天顺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又作李添保。湖南芷江麻城人。苗族。初因逃赋税,以卖药为名,自湖广入贵州苗境。景泰年间(1450—1456),曾参加※蒙能率领的苗民起义。天顺四年(1460),自称

  • 傣族传统乐器。傣语音译,即竹笛,用于傣族民间歌手※“赞哈”演唱诗歌时伴奏。有大、小、对、孤之分,音量不同,音色各异。

  • 拖日气

    小雪橇。赫哲语音译,亦作“拖拉气”,意为“狗爬犁”,因以狗挽拉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冬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出现历史很早,元代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据《元史》载,

  • 佛保

    ?—1771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罗贝勒恭格喇布坦第四子。雍正元年(1723),袭固山贝子。附伯父额驸策棱旗,驻牧塔密尔。十年(1732),遭准噶尔兵

  • 李继冲

    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弟。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以族兄李继捧向宋朝献五州之地,与李继迁出奔夏州东北之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独立抗宋。雍熙元年(984)五月,受李

  • 刘犍

    ?—386北魏时匈奴独孤部首领。又作刘鞬。初依居贺兰部。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弟刘奴真率别部附魏后,被迎归,得弟禅让,领部众。为谢贺兰部贺讷之厚待,遣弟刘去斤献金马,并欲叛魏,改从贺兰部,为奴真所

  • 浑都海

    ?—1260蒙古国将领。蒙古族。初副哈剌不花征蜀,后受宪宗命统军2万守六盘山。宪宗九年(1259),汗死后,与朝臣阿蓝答儿、脱火赤等相结,谋立汗弟阿里不哥。中统元年(1260),自六盘山起兵,与南下之

  • 田罗驹

    隋代黔安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黔安(今四川彭水)人。大业三年(607),起兵反隋,夷陵(今湖北宜昌)各族人民多响应。翌年,又参与向思多领导的起义,杀隋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阻道路,断隋军粮运。后遭行军总管

  • 热河行宫

    见“避暑山庄”(25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