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
?—465
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征西大将军、东平王陆俟子。少以审慎,入侍太武帝,赐爵章安子,迁南部尚书。承平元年(452),太武帝卒,南安王拓跋余立,既而为中常侍宗爱等所杀。丽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等奉迎拓跋濬为帝,受宠信。兴安初,封平原王,加抚军将军。迁侍中、抚军大将军、司徒公,固辞不受,后领太子太傅。好学爱士,常以讲习为业。和平六年(465),闻文成帝卒,赴平城奔丧,被乙浑杀害。谥简王。
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征西大将军、东平王陆俟子。少以审慎,入侍太武帝,赐爵章安子,迁南部尚书。承平元年(452),太武帝卒,南安王拓跋余立,既而为中常侍宗爱等所杀。丽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等奉迎拓跋濬为帝,受宠信。兴安初,封平原王,加抚军将军。迁侍中、抚军大将军、司徒公,固辞不受,后领太子太傅。好学爱士,常以讲习为业。和平六年(465),闻文成帝卒,赴平城奔丧,被乙浑杀害。谥简王。
书名。清回族人※笪重光(1623-1692)撰、1卷,康熙十九年(1680)成书。此书为其论画之作。举意深邃,曲尽精微,有裨后学。有《昭代丛书》、《美术丛书初集》、《艺林名著选辑》、《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即“大都”。
满语音译。 “包衣”意为“家内的”或“府中的”;“阿哈”意为“奴隶”。汉译为“家奴”、“奴隶”、“奴仆”或“奴才”。简称“包衣”或“阿哈”。明清时期女真及满洲社会中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的阶层。为主人所
元朝大臣。又译兀良哈台。蒙古人。累官枢密副使。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改中书添设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十三年,进右丞,兼大司农卿。十七年,任中书平章政事。十八年,出知行枢密院,代太不花总兵山东,节
参见“家伍”(1947页)。
古族名。先秦东夷之一。初见于《尚书·禹贡》,谓“海岱及淮惟徐州……淮夷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菏(河)”。《史记·夏本纪》有相同记载。《禹贡椎指》云:“今淮、
见“耶律和鲁斡”(1326页)。
见“蜑”(2257页)。
见“失里伯”(590页)。
参见“满罕木士”(23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