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里骨

阿里骨

1040—1096

宋代唃厮啰政权第三代继嗣者。又作阿令骨、阿骨,清代译作鄂特凌古。生于于阗(今新疆和田)。少从母掌牟瞎逋至青唐(今青海西宁)。因其母事董毡,故为养子。早年随侍董毡左右,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为当地吐蕃首领所折服。宋熙宁十年(1077),受宋封为松州刺史。元丰五年(1082),兰州之役,战功显赫,改授肃州防御使。六年,董毡卒,以养子身份承袭王位。因非唃厮啰氏血统,且出身寒门、为唃厮啰家族及诸首领所不容,政权出现危机,为稳定政局,封锁董毡死讯,匿丧不发,出令如董毡在日。几经斗争,政局稳定,始于元祐元年(1086)向宋奏报董毡死讯,并请册封。获准承袭前代官爵,依旧例赐予,并封宁塞郡开国公。二年,为收复被宋占领的熙河等六州地,与夏国秘密立约,共同向宋发动进攻。遣属下大首领鬼章率众取洮州(今甘肃临谭),攻河州(今甘肃临夏),兵败,鬼章被俘。受挫后,于次年,遣使携厚礼向宋上表谢罪,请求释放鬼章等被俘首领,息兵修好。宋准其依旧例往来贡使,并加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为人性残忍,尝以杀戮为事;又专宠夏国公主,从其所好;修寺造塔,科配国中出金,族人大怨,其属下部落多据地而治,政局动荡。八年(1093),遣使向宋进“蕃字”书,要求与宋订立文约,“汉蕃子孙不相侵犯”。以求边界宁静,集中力量对付反叛者。绍圣三年(1096),接待宋礼宾使李宇等人访青唐,获准按元丰四年(1081)赐董毡例封赐。同年九月十三日卒。宋赐祭,赠绢500疋、羊100只、酒50瓶,以示慰问。

猜你喜欢

  • 喇什

    ?—1750清朝将领。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多罗贝勒※绰尔济孙。毕里衮达赉子。康熙四十年(1701),尚县君,授固山额驸。雍正二年(1724),以身为孝惠章皇后戚属,封辅国公。四年(1726)

  • 东乡土人

    见“东乡族”(510页)。

  • 固山额真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固山”意为“旗分”,“额真”意为“主人”,即“旗主”。清代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300人立1牛录额真(汉译佐领

  • 督办垦务公所

    清末民国初年在内蒙古西部办理垦务的机构。宣统二年(1910)设于绥远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年(1911)三月,由绥远城将军坤岫兼任垦务督办。下设秘书2员,及财政、考工、蒙务、文牍、庶务5科,分别办

  • 拉扎布

    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南左翼中旗台吉。又译拉察布。号墨尔根岱青。蒙古族。墨尔根诺颜之子。康熙五十年(1711)封辅国公。五十五年(1716)晋固山贝子。五十九年(1720)以兵护送达赖喇嘛入藏。雍正

  • 熬茶

    藏、蒙古、土、纳西等信仰喇嘛教各民族的一项宗教活动。又称“熬广茶”。是到寺院礼佛布施的俗称。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西藏喇嘛教素有饭前熬一锅酥油茶,于开饭时饮用之习俗。故凡到寺院礼佛

  • 若鞮

    匈奴语音译。或省称“鞮”,意为“孝”。《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谓孝为若鞮”。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慕汉帝谥号为“孝”,故自其子复株累若鞮单于以下至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盒于

  • 杨定

    ?—394①后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孙杨佛奴之子。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其祖杨宋奴为杨国所杀,随父及叔佛狗逃奔关中,依前秦苻坚。后尚坚女,为尚书、领军将军

  • 巴勒喀什池

    清代新疆湖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西域水道记》等书作巴勒喀什淖尔。“巴勒喀什”,西蒙古语,“宽广”之意。“淖尔”,“湖”之意。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巴尔喀什湖。该湖向属中国,明清之际为准噶尔部辖

  • 新疆置省

    清代末年统治新疆政策的重大变革。新疆古称西域。自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以来,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设官置治,进行有效管辖。清代,清朝统治阶级为分化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在统一全疆地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