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眉
见“奥里米”(2252页)。
见“奥里米”(2252页)。
元明傣族土司名。至正七年(1347)正月,以阅老丫等蛮归降,立老丫耿涑路军民总管府。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县北整董。明洪武十五年(1382)废。
金将领。本名落兀。先世辽横帐人。契丹族。移剌氏。沉勇有谋,通契丹、汉字。天会(1123—1137)间,为完颜挞懒属下行军猛安,大败宋兵于楚、泗之间,以功为前锋。天会十五年(1137),从完颜宗弼(即兀
?—1813清朝将领。索伦人。姓都拉喇氏。隶黑龙江镶白旗。乾隆五十六年(1791),以领催从征廓尔喀,因作战勇敢赏戴花翎。嘉庆二年(1797),参与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赐号库尔库巴图鲁,旋授佐领。九
藏语音译,意为“翼”。唐代吐蕃军政建制。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朝府兵制创立,为军政合一的机构,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各如有固定辖区、人口、军队。时吐蕃分为“五如”:伍如、约如、叶如、如拉、苏毗如,前四者
见“莫那娄”(1826页)。
南朝至隋时对聚居“左县”诸少数民族的习称。又称“左”或“左人”。分布在今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河南南部。当时宋、齐多在西起荆州东至南豫州各郡诸蛮聚居区置县,称“左县”,居民称“蛮左”。《宋书·州郡志二》
一作“虎北口”。关隘名。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长城要口之一。古为北军进兵幽州常取之道。关口两旁山势陡削,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清康熙时(1662—1722)曾设直隶总督,驻此。
东汉时辽西鲜卑大人。安帝元初六年(119),鲜卑为汉度辽将军邓遵所败,永宁元年(120),与其至鞬率众降于邓遵,奉献贡物,为汉朝诏封为率众王,赐以彩缯。
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吴八月”(1073页),“乾嘉苗民起义”(1983页)。
即“诺曷钵”(19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