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美人

阿美人

台湾高山族一支。人口十二万(1975年)。其祖先原散布于台湾东部峡谷、平原的南北两端,即秀姑峦溪口与恒春地域,后逐步向台东海岸区迁移,形成北、中、南三个聚居群,现分属花莲县的丰滨、玉里、富里、寿丰、光复、万荣、卓溪,台东县的台东、鹿野、池上、东河、长滨,屏东县的牡丹等乡镇。以社为聚落单位,有正、副首领和若干长老,负责管理村社公共事务。村社男性按年龄不同分为若干级别,通常有青年级、成年级和老年级,并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如青年级成员必须接受各种有关教育和锻炼,社内重大事情,由成年级以上男性参加的社民大会讨论决定。因受汉族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便逐步推行犁耕和种植水稻,农耕主要由妇女承担,男子负责狩猎、捕鱼、建造房屋、制作家具、武器及参加战争。因妇女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母系制家庭,到20世纪初仍保留许多母系多世代大家庭,人口多者可达数十人,家长由女性尊者担任,入赘男子加入妻方社团。在北部的阿美人则已流行分财异居,女方一结婚即分家,故家庭人口较少,分家的家长一般由男子担任。过去男子喜用铅盘、贝壳和竹管作耳饰。

猜你喜欢

  • 于振声

    1875—1959近代武术家。山东省济南人。回族。生于贫苦农家,曾以卖菜为生。宣统三年(1911)济南镇守使马良组织的武术队学艺,任蓬主,研习查、滑、炮、洪、弹腿等查门拳械,出类拔萃。1914年赴南京

  • 素叶水

    见“碎叶水”(2351页)。

  • 品打鲁瑰部

    见“品达鲁虢部”(1651页)。

  • 排亚

    见“萧排押”(1998页)。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六世

    1842—1848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六代活佛。姓名不详。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二十一世。藏族。卫地(前藏)牧驴人之子。第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入寂后,依前例转世于西藏,由第七世班禅额

  • 撮罗子

    即“仙人柱”(571页)。

  • 察合台文

    13世纪到20世纪初分布在中国新疆及中亚广大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因其主要用于以成吉思汗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统治的地区而得名。察合台文

  • 孝堆

    藏语音译,意“侍从”、“官员”等。旧时西藏对低级官吏的泛称。其中原西藏地方政府和各大活佛属下者,均占有世袭的※封地和农奴,属于农奴主阶级。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已逐渐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达兼善

    见“泰不华”(1799页)。

  • 戛缩

    景颇族的景颇支语(载瓦支语称“吾戈拢”)。原指景颇族原始社会时期所实行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方式。当时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后来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个体家庭经济的确立,逐渐演变为一种换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