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寨台吉

阿寨台吉

1400—?

明代蒙古贵族。又译阿赛等。孛儿只斤氏。※额勒伯克汗弟※哈尔古楚克鸿台吉的遗腹子,※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所生。建文元年(1399),因受佞臣浩海达裕之挑唆,生父被额勒伯克汗杀害,怀有身孕的母亲亦被可汗强占。不久,额勒伯克汗被瓦刺大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所杀,母亲复被乌格齐收纳。出生后,被乌格齐爱养如子。乌格齐子额色库称汗时,母子备受冷遇,被作为家奴役使。洪熙元年(1425),额色库汗卒,在萨穆尔公主(额勒伯克汗女、额色库汗妻)救助下,与母自瓦刺逸归东蒙古(鞑靼部),与阿鲁台、阿岱汗合力大败瓦剌,俘巴图拉(马哈木)子脱欢(萨穆尔公主与前夫巴图拉所生)。为报答公主救命之恩,释放脱欢。一说后被阿鲁台所杀,故其诸子投奔瓦剌。子嗣有脱脱不花、阿噶巴尔济和满都鲁3人,长子和三子先后继承了汗位,次子的曾孙即蒙古中兴明主达延汗。

猜你喜欢

  • 高昌行记

    见“使高昌记”(1457页)。

  • 贝非

    壮语音译,意为“私奔”。壮族旧时婚俗之一。亦称“卷伴”。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旧时,男女青年在歌圩上建立情意,或已私定终身,但因女方已许配他人,或因他故,不能公开行聘,男方遂暗置聘书于女方父母床上,

  • 河中地

    西域古地名。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又称河间地带。简称河中。阿拉伯语谓之“马瓦拉痕那儿”,意为“河以外的地方”,即阿姆河北诸地。

  • 毕里纥都

    元代地名。又译伯勒赫图。位于蒙古国都城和林(又作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东北。为岭北行省手工业聚居地之一。定宗二年(1247)途经其地的张德辉著《塞北纪行》(又作《岭北纪行》)载,其地“乃弓匠积养

  • 彭彦晞

    即“彭士愁”(2176页)。

  • 鄂温克语音译。居住今内蒙古阿荣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人对※“柱”的另一种称呼,但两地在使用时不尽相同:阿荣旗的鄂温克人只称“家”或“家庭”为“纠”,称居室为“柱”,如“萨喜格柱”、“萨喜柱”(产房

  • 光绪广南府志

    书名。地方志书。4卷。清林则徐(1785—1850,字少修,福建侯官人,汉族)等修纂。成书年月不详。卷1记星野、山川、建置、疆域、城池;卷2写学校、风俗、民户、田赋、祭祀;卷3写兵防、邮旅、秩官(附土

  • 开音布

    ?—1702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西林觉罗氏。初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历任兵部主事、内阁侍读、工部郎中、詹事府少詹事等职。康熙二十六年(1687),授光禄寺卿,寻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次年,擢户部右侍郎

  • 术赤兀鲁思

    见“钦察汗国”(1668页)。

  • 乌鲁木齐都统

    清代新疆迪化州军事长官。统辖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吐鲁番、库尔喀喇乌苏,哈密等处满、汉官兵。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参赞大臣改置。驻巩宁城(乌鲁木齐满城)。下设副都统、办事大臣、帮办大臣、领队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