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阻卜

阻卜

辽、金时对※鞑靼的另一种称呼。又作阻䪁、术不姑、殊保等。王国维在《鞑靼考》中认为:元人讳言鞑靼,在纂修辽、金史时均以此称代之。今人研究确认此称乃客观存在,因该称早见于金人文集,而非出自元末史臣的虚构。为10至12世纪契丹人对分布于克鲁伦河、鄂尔浑河、土拉河上游以南到阴山山脉的室韦系蒙古语族诸游牧部落之泛称。金人沿用之,所指范围有所扩大,包括呼伦贝尔地区塔塔儿等部。其下又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之分,以区分不同部落,有时也具体指称某一部落,如“阻卜札剌部”指金元时期之札剌儿部。辽代为五十九属国之一,辽朝设置阻卜、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诸大王府及阻卜诸部节度使司等进行统辖。参见“鞑靼”(2488页)。

猜你喜欢

  • 仆朋

    ?—前114故匈奴裨王。一称仆多。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与匈奴昆邪王(浑邪王)、休屠王俱为汉军所败,惧被单于诛,从昆邪王率众归附汉朝,被封为煇渠侯(又作渠忠侯)。后以校尉职从骠骑

  • 回疆

    清代地区名。指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清朝称维吾尔人为“缠回”,故名。嘉庆九年(1804)所刊《回疆通志》,即为这一地区的方志。其中包括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

  • 土指挥同知

    官名。明代所置京卫、外卫指挥使司设有指挥同知,低于指挥使,秩从三品。在少数民族地区亦以此名义授当地首领,赐给印记、诰命、冠带、准世袭。令其守卫疆土,安抚土民,依例朝贡,服从征调,不纳租赋。清沿明制,在

  • 速频路

    见“恤品路”(1724页)。

  • 李吐于

    见“咄于”(1388页)。

  • 席百

    见“锡伯族”(2364页)。

  • 回帕里

    见“回霸”(780页)。

  • 姜映芳

    1833—1862清咸同年间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名姜应芳。贵州天柱县织云乡坌溪寨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因无力缴纳皇粮入狱,迫害致死。祖父和母亲亦因无力偿还地主债务,惨遭毒打身亡。故自幼对官吏

  • 和硕特中路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四十年(1775),恭格族弟巴雅尔拉瑚率众归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分设4佐领,隶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归喀喇沙尔(今焉耆)办事大臣兼辖。四十八年(1783),赐世袭。牧地在南

  • 刘洁

    ?—444北魏大臣。长乐信都人。一说先祖为匈奴独孤氏(刘氏)。乐陵太守、信都男刘提之子。力壮多智,袭父爵,数从征讨,进爵会稽公。后典东部事。泰常七年(422),太武帝监国,与古弼等被选侍东宫,对综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