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白山

长白山

山名。辽、吉、黑三省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部山地的总称。满语称“果尔敏商坚阿怜”,一作“果勒敏珊延阿林”。包括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等。古称不咸山、盖马大山、从(徒)太山、太白山、白山等,所指范围与今略有差异,似只指其主干部分。辽金时始用今名。自古,此山附近居有众多少数民族,大体先秦以前,南、西、东为古朝鲜、貊等族分布区,北为肃慎族居地;汉至唐南为高句骊,东为沃组,西为夫余、鲜卑,北为挹娄、勿吉、靺鞨活动区域;中唐以后,几乎全属渤海国境;辽金元三朝,皆为女真人劳动、生息之所;明代,鸭绿江以东、图们江以南属朝鲜国,以西和以北为女真及后来的满族狩猎、采集、耕耘区。女真与满族统治者, 皆以长白山为“兴王之地”,金于大定十二年(1172),在山北建庙宇,尊长白山神为“兴国灵应王”,每岁春秋致祭;明昌四年(1193)复册封为“开天宏圣帝”。清于康熙十七年(1678),亦尊此山神,按时遣大臣前往祭祀。

猜你喜欢

  • 谭公柄

    明代广西迁江壮族起义首领。迁江县北三人。壮族。自幼习武,尤善骑射,为人刚直不阿,颇受族人拥戴。隆庆年间(1567—1572),举兵响应杨公满领导的府江壮、瑶人民反明斗争。所部能骑善射,矫健轻捷,号称“

  • 沿河祐溪长官司

    见“沿河县”(1514页)。

  • 刘定逌

    1720—1806清代壮族理学家和诗人。字灵溪。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学识渊博。乾隆十三年(1748)赴京应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去职南归,曾主持秀峰、宾阳、阳明等书院,

  • 铜壁关

    参见“八关”(22页)。

  • 勋旧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满语称“福朱理”佐领。在汉语未定称之前,亦称原管、专管、旧管佐领。指清代功臣、额驸等世代承袭的佐领。为世职官之一。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时代,诸部落长等归附后金者,即以其部属人丁或

  • 放寮

    海南黎族一种风习的汉语俗称。一些地方的黎族称“略亚”,意思是唱歌和玩乐器,也有个别地方称“堂地”,意为“男女结交”。旧时海南岛黎族青年男女普遍盛行的一种社交活动。女儿长成后,结伴上山砍回木料,由父兄帮

  • 彭宏澍

    即“彭宏澎”(2178页)。

  • 南犁汗王

    见“犁汙王”(2072页)。

  • 旧时海南岛五指山黎族地区用以计量稻谷的单位。迄至解放前夕该地区仍沿袭以小刀掐穗的收割方法,以稻穗盈把为其计量单位,故称。约1公斤左右,6把为1攒,6攒为1对,2对为1律,2律为1姆。耕地面积通常也以播

  • 萨克素

    ?—1674清初武官。镶蓝旗人。康熙十三年(1674),以佐领从平南大将军赉塔征叛藩耿精忠部将曾养性率众6万攻城,坚守城池,久攻不下。后以参将武灏通敌献城,力战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