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古斯语支

通古斯语支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语支之一。早期的分类法,只包括中国境内的鄂温克语(旧称索伦语)、鄂伦春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较新的分类法,在本语支内再划分两个次语支。西伯利亚次语支(又称埃沃基次语支),包括上述的几种语言;黑龙江次语支(又称那乃次语支)包括中国境内的赫哲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那乃语、乌利奇语、奥罗克语、乌德盖语、奥罗奇语。但也有人认为那乃语、赫哲语等语言应划为一个独立的语支。通古斯语支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额尔古纳左旗、扎兰屯市,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呼玛县、塔河县,讷河县、嘉荫县、同江县、饶河县,俄罗斯联邦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埃文基自治专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堪察加州、马加丹州等地以及蒙古国的巴虎地区。使用人口约5万,其中中国约2万。语支的特点:元音分长短,一些语言中,复元音只出现在供词里。元音和谐律比较严整。大部分语言中,只有软腭部位的塞音、擦音,设有小舌部位的塞音、擦音。辅音结合时,有大量的逆同化现象。格的数目多。有整齐对称的人称领属附加成分和反身领属附加成分,而且广泛地使用。动态有人称形式,人称附加成分来源于共同满—通古斯语的人称代词。动词使动态和被动态的附加成分,在语音形式上可以区分。在句子结构里,有的结构成分之间在人称和数上存在着互应关系。在主从复句中,从句主要依靠作谓语的动词形动形式和别动形式粘附有关的附加成分和主句连接。

猜你喜欢

  • 杨大六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张秀眉”(1180页),“咸同起义”(1617页)。

  • 阿嘉呼图克图一世

    见“喜惹桑布”(2182页)。

  • 游方

    苗族婚俗。旧称摇马郎。不同地区名称各异,有会姑娘、跳月、跳场、跳花、坐月、坐寨等称。男女青年通过对歌自由选择佳偶的社交活动。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外婚制。最初尚存有野合或提供宿寨房等遗风。近代多在节日、农闲

  • 约特干遗址

    位于今新疆和田县城西约10公里处。尚未经科学发掘。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部文化层被掩盖在3至6米深洪积层下。曾出土多件金页、金箔花形饰片、佛象、小金鸭、大量陶片和兽骨。陶片中多有各种纹饰和人形、兽形图

  • 阿力麻里古城

    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城东北约45公里克干山南麓,克干河流经古城东南。周长约25公里,城垣及城内建筑均毁。出土有无孔金、银币,银币上铸有阿拉伯文,为回历727年(1327)所铸。遗存石刻上刻有十字架及叙利亚

  • 夏州

    州名。故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车晋义熙九年(413)赫连勃勃于此建大夏国都城。北魏称统万镇升置州。隋改朔方郡,唐贞观二年(628)复置州。唐末为党项拓跋氏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治所。宋淳化五年(994

  • 奇卜察克部

    ①清代哈萨克中玉兹(鄂尔图)分支部落名。又译“克普恰克”。源于元代钦察人。其中大多数来自东钦察。从事畜牧业,牲畜主要有马、牛、羊和骆驼。现代哈萨克语就是在古代钦察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乾隆二十二年(175

  • 安多政教史

    藏文书名。全称《详论安多地区(多麦)佛教发展史海》,又简称《史海》。扎贡晓仲衮却丹巴若杰(1801—?)撰。成书于1865年(一说1833年,增补于1849及1969年)。作者甘南夏河人。5岁被确认为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阿尔泰军台所经。东至温都尔西里接军台,西接赛音诺颜部中前旗,南接乌喇特中旗,北至额尔德尼陀罗海。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达赖岱青孙礼塔尔归附,次年,授

  • 闾毗

    北魏大臣和外戚。柔然人。郁久闾氏。※大檀可汗亲属。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时,携弟纥、染及妹等自柔然投北魏,改姓闾氏。妹入选东宫,生文成帝拓跋濬,称恭皇后。太安二年(456),授平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