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迷鲁

迷鲁

景颇族载瓦语音译,意为“抢妻”。景颇族过去盛行的一种古老缔婚方式。解放前云南某些少数民族仍保留这种习俗。抢婚必须先卜卦,如男方看中某个姑娘,便设法接近她,偷取她身上一件东西,诸如纺轮、挂袋、头帕等物,将偷来的东西请巫师打卦,如果“卜合”,就请来媒人择定抢婚日子。抢婚之日,由媒人带领几个由男方请来的小伙子悄悄埋伏在姑娘村子附近,然后请人把姑娘骗出,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把姑娘劫走。姑娘被抢到男方村口时,便鸣火枪示意,男家立即派人到村边迎接,并派人带上礼物通知姑娘父母。若女家同意,便立即议定聘礼。如女方父母拒不同意,就只好作罢,但此种情况较少。一般是女方父母获悉女儿被抢后,便通知姑娘舅舅和邻近亲朋前往男家参加婚礼。抢婚原为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一种产物,但直到解放前夕,他们认为“送上门的妻子,不如抢来的妻子吉利”,已把古老的抢婚习俗当作一种宗教仪式进行。

猜你喜欢

  • 胡都堇

    见“耶律隆祐”(1320页)。

  • 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

    见“评皇券牒”(1170页)。

  • 撒刺阿拨

    见“耶律剌葛”(1315页)。

  • 武昌清真寺巷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名鄂城清真寺。寺在湖北省武昌清真寺巷。传说创建于唐贞观初年。寺原在望山门内,建于明代,乾隆十六年(1751),迁建于此。寺宽17丈,长15丈(约合2800平方米)。明末清初著名伊斯

  • 兀欲

    见“耶律阮”(1301页)。

  • 纳木喀嘉木措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 輋官

    参见“抚瑶土官”(1053页)。

  • 隆布鼐

    ?—1728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本名隆布鼐·扎西杰布,又名公隆布鼐。西藏拉萨人。藏族。曾任拉藏汗地方政权主管财政的仔本。康熙五十六年(1717),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军侵扰西藏时,受拉藏汗命,赴日喀则

  • 门宦制度

    中国伊斯兰教的一种教派形式和宗教制度。源于国外伊斯兰教的苏飞派(苦修派)。明末清初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封建家族制度相结合而形成。门宦教主有至高特权,教众崇拜教主,尊之为“圣徒”,并加以神化,认为可以引导

  • 答失蛮

    ①元代伊斯兰教徒中的一种称谓。宋代汉译打厮蛮,亦译大石马、达失蛮、达识蛮。源于波斯语,意为“明哲的人”。元代该词使用颇广:一般指伊斯兰教学者,在文献中,常与僧、道、也里可温(基督教教士)并称;有时也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