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辅政王

辅政王

清代对赞襄政务之亲王的封号。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太宗皇太极猝卒,年仅6岁的皇九子世祖福临即位,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同为辅理国政,是谓辅政王。寻睿王专擅而大权独揽,称摄政王;而郑王在顺治四年(1647)七月罢免前,仍称辅政叔王。四年,又以和硕豫亲王多铎册封为辅政叔王。至六年春逝世止。八年(1651),福临亲政,郑王凡有建言,辄嘉纳,亦仍属辅政王。咸丰(1851—1861)末,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虽有顾命之名,但无赞襄之实。同治光绪(1862—1908)间,辍赞襄。

猜你喜欢

  • 东川军民府

    明代在东川彝族地区的建制。该地古为东川甸。后乌蛮笃慕(仲牟由)之裔笃弹得之,改为那扎那夷,属南诏。南诏主世隆设东川郡。乌蛮閟畔部强盛,自号閟畔部。元初置万户府,又改为东川府,隶乌撒乌蒙宣慰司,属云南行

  • 六方

    苗族的地方长老。苗语音译,意为“地方上的长者”。有的地区称“该歪”。与乡老、寨老相似。多半是在能言善辩、有威望、有才干、办事公道、能合理调解各种纠纷、愿意为群众办事的老年或青年中自然产生。不受村寨或县

  • 比适

    高车国王。※穷奇孙,※伊匐子。北魏正光五年(524),父与柔然阿那瓌可汗战,败归,为叔越居所杀。东魏天平(534—537)中,杀越居自立。屡遣使通贡于东魏,并派数万高车军助东魏征灵、秦二州,与西魏抗衡

  • 巴郭

    明代东蒙古永谢布部人。《蒙古黄金史》作孛浑。※布库索尔逊子。正统十四年(1449),父因违令将俘虏明英宗一事泄与也先之母而被杀。景泰五年(1454),瓦剌诸领主因争权内讧,也先兵败逃至其家中,被其母认

  • 巴哇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巴洼族。属西宁卫。居地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境。洪武十三年(1380)归顺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其首领与西宁卫属十一族首领同入贡。宣德元年十二月(1427.1),其族指挥佥

  • 迁那

    烧当羌首领。※滇吾九世孙。东汉后期,率种人归汉,被封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于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其后裔于十六国时期建后秦。

  • 福建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少数民族地区军政机构名。隶浙江行省。辖境包括今福建全省。司置福州路(治今福建福州),统福州、建宁、泉州、兴化(今莆田)、邵武、延平、汀州、漳州8路。大德二年(1298)置。境内少数民族主要为畲族。

  • 达赖巴图尔

    ①见“多尔济”(848页)。 ②见“珠尔默特那木札勒”(1788页)。

  • 辛基白列

    门巴族民间崇拜物。门巴语音译,意为“木质男性生殖器”。民间认为,如人的行为不慎,触怒了吕女神,又没有及时向其供祭赎罪,该神就会在夜间入宅报复。为了预防灾难的发生,人们就用木头制作一尺左右的男性生殖器模

  • 阿克苏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阿克苏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阿克苏。三十二年(1767)并归乌什,改置领队大臣。嘉庆二年(1797)复旧制。衙署置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5员、书识5员,分管印房、粮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