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农奴制

西藏农奴制

解放前在西藏曾存在过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在国家握有最高土地所有权、西藏大小封建领主等级土地占有制与领主对农牧奴的人身不完全占有基础上形成的剥削制度。即西藏的全部土地(包括草场、山林)和农牧奴均被中央封建王朝及原西藏地方政府分封给只占西藏总人口不到5%的大小领主所占有,占总人口90%以上的农牧奴无人身自由,更无任何政治权利。他们只能在被奴役并向领主提供劳役、实物与货币内差、外差的条件下,被分予少量份地,对份地只有使用权,视领主需要,其中的※差巴得永远固定在封建庄园的土地上;※堆穷则可以缴纳※人役税的条件下外出谋生,但领主仍可随时将他们调回为自己支差。领主阶级内部可将农奴作为土地的附属物互相转让、出租,或作为嫁奁、礼物互相赠送。按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布告,业已不准买卖和屠杀农牧奴,但领主代理人任意处罚和毒打农牧奴现象仍很普遍,毒打致死及连同庄园买卖农牧奴的亦不乏其例。同时,农牧奴大都不能单靠经营份地和自有牲畜养家活口,还要部分靠借高利贷为生,更强化了对领主的人身依附。此种制度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民主改革前,西藏手工业还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铁质生产工具也很匮乏。农牧奴以怠工、逃亡、请愿等方式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从未停止。1959年民主改革后,已废除。

猜你喜欢

  • 怒管

    又作“怒官”。清代纳西族、藏族等一些土司委派在怒江地区负责向怒族收纳贡品的傈僳族头人。缴纳贡品分官贡(怒语,傈僳语称“固也”)和贷贡(怒语,傈僳语称“干卡”)两种。前者规定每个家族每年交纳簸箕三个、白

  • 傣语音译。云南傣族古代秤银子的计量单位。“罢”相当于3厘。

  • 北羌

    十六国时期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羌人的总称。分布地区西起陕西旬邑马兰(栏)山,东至大荔、合阳、李润堡、杏城为主要居地。首领称王。有北羌王盆句除、北羌四角王薄句大等,曾掀起反抗前、后赵的斗争。

  • 查慕素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查拉礼氏。世居乌拉特地方。康熙十九年(1680),属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璠,由广西进云南,破黄草坝,直抵云南城下。又随都统希佛等追敌将军马宝、巴养元等至乌木山,俱有功。

  • 大小黑水土百户

    清代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百户郁姓。康熙五十四年(1715),授大姓黑水土千户职。乾隆十九年(1754),改土百户,辖6寨。小姓黑水百户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授职,辖3寨122户,不纳粮石。道光

  • 毗伽可汗

    684—734唐代后突厥可汗。又作苾伽可汗。名默棘连,又作默矩。阿史那氏。※颉跌利施可汗子,※阙特勤之兄。神功元年(697),拜大度设,史籍作右厢察,又作“小杀”,随其叔※默啜东征西战,出兵25次,身

  • 耶律贤

    948—982即辽景宗。辽朝第五代皇帝。969—982年在位。字贤宁,小字明扆,又作明记。契丹族。辽世宗※耶律阮次子。天禄五年(951),父被耶律察割谋反所杀,时年四岁,藏于积薪中,得免。穆宗耶律璟即

  • 苗自成

    参见“雷万兴”(2352页)。

  • 虑虒

    地名。汉代置。隶属太原郡。晋初,为新兴郡属县。故址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古城。匈奴南单于苗裔、右贤王去卑之孙、铁弗匈奴之刘虎居其地。其后裔建夏国(407—413),为十六国之一。

  • 李元儒

    见“鼎新律”(2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