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蜀人

蜀人

古族名。今四川西部、中部的古代居民。《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即《尚书》所记“庸、蜀、羌、髳、微、卢、彭、濮。”据此,一说其为古代汉族的一支;一说为古代氐羌人的支系,由青藏高原顺岷江南迁至川西(今之川中),开发了四川西部盆地及河谷坝子,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均与华夏族不同,应是四川土著古老居民。汉之后,逐渐融合于华夏族之中。

猜你喜欢

  • 奶酪

    蒙古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蒙古语称“毕喜拉格”。多为牧民自制,其方法是:把鲜奶放在盆、罐等容器里,待发酵后开始出现分离现象,这种沉淀后的凝状物便是奶酪。在冬天,牛奶难于发酵,就放入锅内加温,一边搅拌

  • 英努乎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德县东南,东接今黄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乡,东北接黄南泽库县,南临黄河,西连同德县夏卜让千户部落。解放后与石藏寺所属之藏拉德、塔哇部落合并划为石藏寺英乎区今为同德县河北乡。相传为古

  • 刘忠亮

    ?—1205西夏大臣。夏桓宗时(1194—1205)官南院宣徽使。质直端重,有大臣体。镇夷郡王李安全渐干政,乃正色于朝,遇事不折。安全欲篡位,因诱以甘言,拒听之不为所动。临终谓子思义曰:“吾不能为国纾

  • 图海

    ?—168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马佳(即富察)氏。字麟洲。世居绥芬。顺治二年(1645)至九年(1652),任职于内三院。十二年(1655),擢刑部尚书。坐事削职。康熙帝即位后,授正黄旗满洲都统。

  • 元朝秘史

    书名。原名《蒙古秘史》,蒙古语为《忙豁仓·纽察·脱卜察安》。不著撰人姓氏。明刻本12卷。《永乐大典》收录本15卷。原为蒙古皇室秘籍,藏国史院。元亡,明人得之,分段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及旁译、总译,共2

  • 忠武王庙

    西夏宗庙。俗称“土主庙”,西夏时期建。地在今甘肃张掖镇远楼西南,为祭祀西夏神宗李遵顼之父李彦忠而建。彦忠曾守凉州(今甘肃武威),颇有政绩,爵封齐国忠武王。据《甘州府志》载,明代定襄伯郭澄所撰碑记称,神

  • 楚古

    契丹语官名。时官制特点,分北、南,北面官治本族宫帐、部族及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及渤海人事。是职据《辽史·国语解》称:“掌北面讯囚者。”余不详。

  • 喀喇沙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黑城”之意。康熙(1662—1722)中,准噶尔部噶尔丹占其地为牧场。清朝平定准部后,乾隆二十三年(1758),建喀喇沙尔城。城周254丈,高1

  • 齐戚克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康熙十九年(1680),以署护军校从征云南叛将吴世璠。二十年,至广西西隆州,敌将军何继祖、王宏勋等率兵万余据石门坎山险隘口。随征南大将军赖塔进击,夺其隘。又破敌帅张光先等于黄草

  • 僧格林沁

    ?—1865清朝将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科尔沁左后旗东北)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道光五年(1825),承袭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爵。后授御前大臣、蒙古正蓝旗、满洲镶白旗都统。咸丰三年(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