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长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官职。又称都蕃长。时来华之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城市之一隅,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职责主要是招徕外商,办理蕃商词讼,带领蕃商祈祷和处理其教务。其任用由政府决定,多简选蕃商中之巨贾而德高望重者任之。既受命,即服政府衣冠,其“巾袍履笏如华人”。蕃长归国后,复由政府选授。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官职。又称都蕃长。时来华之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城市之一隅,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职责主要是招徕外商,办理蕃商词讼,带领蕃商祈祷和处理其教务。其任用由政府决定,多简选蕃商中之巨贾而德高望重者任之。既受命,即服政府衣冠,其“巾袍履笏如华人”。蕃长归国后,复由政府选授。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作白洪大哈、白忽台可汗等。孛儿只斤氏。※昆都力哈长孙,※摆三勿儿威正台吉子。驻牧于独石口以北的开平地区,拥兵2万余骑,颇有声势。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
1227—1281元朝大将。又译阿述。兀良哈氏。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孙,都元帅※兀良合台子。以智勇著称。宪宗(1251—1259年在位)初期,随父征西南夷,平大理,破白蛮、乌蛮诸部,降安南,皆有战功
?—1702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西林觉罗氏。初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历任兵部主事、内阁侍读、工部郎中、詹事府少詹事等职。康熙二十六年(1687),授光禄寺卿,寻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次年,擢户部右侍郎
唐后期由沙陀劲骑组成的军队。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沙陀首领朱耶执宜率部众至灵州附唐,灵盐节度使范希朝将其安置于盐州(治今陕西定边)。次年,范希朝徙河东节度使,镇太原,沙陀举军随之往河东。希朝以沙陀
?—1063辽兴宗、道示初年重臣。字胡突堇,小字滑哥。契丹族。国舅房林牙萧和尚子。史载其警悟多智数,善谀,由是名达于上。圣宗末年入仕。兴宗重熙初年,拜北面林牙,掌文翰。十二年(1043),为北院枢密副
即“永宁寺碑”(638页)。
清末丽江地区宣传变革维新的报刊。辛亥革命前夕,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为工商界中的一些进步人士所创办,宗旨是抨击清政府的腐败,鼓励地方人士投资工商业,办实业,开矿藏,兴邮驿,重教育,以振兴民族经济文化
1234—1269蒙古国将领。契丹族。为辽王※耶律留哥曾孙,收国奴(石剌)子。蒙哥汗九年(1259),父卒,诏允嗣职,为广宁路总管军民万户。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领兵征河西。三年(1262),江
见“谔勒哲炳鸿台吉”(2129页)。
书名。全称《黄金灵骨塔世间饰志》,俗称《布达拉宫志》。系第斯桑结嘉措(1653—1705)于1693年建成五世达赖黄金灵骨塔及扩建布达拉红宫之后所作。拉萨木刻版。此书在记载建造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