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蒲犁革命

蒲犁革命

新疆南部诸族反动国民党统治及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1945年夏,在蒲犁(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及其毗连地区的塔吉克、柯尔克孜、维吾尔等族中一些具有革命思想的人,经过长期酝酿,成立革命组织“民族解放社”,积极筹划和领导武装起义活动。8月15日,塔吉克族坎日完下(曾任蒲犁县长)等率领200余人,向蒲犁县国民党军四个边卡同时发动进攻,解放蒲犁,成立专员公署。继而革命军又攻下推杜布伦和莎车山区库苏热甫(今陶克陶县四区)、叶城、泽普等地。革命烽火遍布南疆西部地区,燃及蒲犁、喀什、乌恰、英吉莎、莎车、泽普、叶城等县城,与北疆※三区革命遥相呼应。1946年1月,革命军向莎车国民党主力部队发动总攻,未能取胜。3月受到国民党军三面围攻,撤出叶城、泽普,退入库苏热甫。时三区革命领导人之一伊斯哈克伯克将军(柯尔克孜族)至南疆,重新组织蒲犁起义军指挥部,领导整编队伍,组织军事训练,革命军扩大为三个旅,并在莎车一带成立南疆民族革命最高领导机构——民族解放社,以组织群众,为解放南疆而奋斗。1947年7月,伊斯哈克伯克按照三区革命政府与国民党省政府签订的十一项和平条款,下令解散南疆武装队伍,只留连排以上干部集中至蒲犁地区,成立联合政府,由革命军方面出任副专员、副县长。国民党军乘革命军解散之机,在卡木沙勒围攻革命军领导干部,打死40余人,余众退至蒲犁,后亦被解散回家。南疆西部革命根据地全部丧失。继而国民党又对赤手空拳的人民进行报复,杀死蒲犁革命领导干部45人。此次革命虽暂遭挫折,但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南疆的黑暗统治,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有力地支援了北疆三区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猜你喜欢

  • 日喀则基宗

    原西藏地方政府所辖专区级行政机构之一。公署设日喀则。有四品僧俗官员各一人,兼任该宗宗本。辖后藏13个宗。191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将该班禅辖区置于噶厦政府下,设“基宗”管理之。1952年十世班禅返回西藏

  • 密什克多尔济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墨尔根岱青四世孙茂海次子。雍正九年(1731),因受大策凌敦多布蛊惑,从父潜逃准噶尔,驻牧特穆尔图淖尔左近。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偕兄※齐默特多尔济等迎

  • 田谷佐

    明代湖广木册土官。土家族。父祖世为安抚使。洪武(1368—1398)初,明军平蜀,民溃散,治所废。永乐四年(1406),招集属民300余户,请袭职,获准,任木册长官司(今湖北宣恩县西南)长官。九年(1

  • 苏鲁克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鄂穆曲河南。东界囊谦,西临中坝麦马,南抵拉岭与琼布色尔扎族为界,北至鄂穆曲与囊谦接。有百长2员,属民40余户。信奉喇嘛教。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今属囊谦县。

  • 诘归之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一作诰归之。郁久间氏。柔然西部首领※緼纥提长子,※社仑兄。原与父率诸弟及部众居柔然西部,服属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376)卒后,父子趁机脱离拓跋部,投附刘卫辰(夏主赫

  • 蒙承贵

    宋代抚水少数民族首领。水族。大中祥符九年(1016),以宜州(治今广西宜山县)官府克扣饥民口粮,举众反,攻宜州、融州(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界。率众依篁竹间,时出战斗,并据要冲以拒宜、融等州都巡检安抚

  • 金忠

    见“也先土干”(141页)。

  • 李从厚

    914—934五代后唐皇帝。933—934年在位。沙佗人(一说其先世为代北胡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生于晋阳(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古城),小字菩萨奴。天成元年(926),授金紫光禄大夫、检

  • 固噜扎布

    ①(?—1691)清朝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丹津子。初号额尔德尼台吉。驻牧克鲁伦河南鄂罗赖。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母达吉纳哈屯归清,附牧于乌珠穆沁界地哈尔吉勒岱喀喇瀚海。三十

  • 水草坪巡检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司治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县沟口。本长宁安抚使之弟,封副安抚使。清顺治九年(1652),巡检使苏国珖降,康熙六年(1667)颁给巡检司印信号纸,辖120户,年纳麦粮5.41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