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靴

蒙古靴

蒙古族传统靴子。古代蒙古族以游牧、狩猎为生、长期生活于草原、沙漠之中,加之战事频繁,需要不断转移牧地,追捕野兽,行军作战。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制了蒙古族特有的靴子。《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早期就穿“鹿蹄皮靴”。在《马可波罗行纪》中亦记载了精巧、漂亮的蒙古靴。它不同于一般的马靴,头尖而上翘,与蒙古式马镫、马鞍及骑马姿势相适应。靴体宽大,可在靴内套裹腿毡、棉袜、毡袜、裹脚布等。裹腿毡露出靴筒外两寸许,便于穿脱。靴面的不同部位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形成蒙古族特有的风格,穿着舒适,美观大方,防寒性能强。骑乘时护腿、护踝、上下马方便,不易挂镫。徒步时能踏沙、踏雪、防水、拨草,增加行走速度,又可防虫、防露,减少腿病。依其质地分为皮靴(古称※不里阿耳靴)和布靴(即※马海靴)两种。经不断改进,均流传至今。

猜你喜欢

  • 开元万户府

    蒙古汗国政区名。元太宗于乙未岁(1235)建(一说建于太宗五年,1233)。治所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或说在前苏联乌苏里斯克(即双城子)相对的克拉斯诺雅尔山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有说为今辽宁开

  • 南木东

    西藏门巴族对外来异族定居户的称谓。门巴语音译,原意为“看天”,转意为“地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他的”。其必须得到住地群众同意并由※根保向※粗巴备案后方可留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或借差巴

  • 明王

    辽封爵。天禄(947—951)初,耶律安端受封。安端,太祖弟,字猥隐。神册三年(918),为惕隐,天显四年(929),为北院夷离堇。曾征渤海,平叛。太宗即位,有定策功。后与兄剌葛谋乱,妻粘睦姑告变,太

  • 亦速惕

    即“别速惕”(1070页)。

  • 觉围

    见“僾尼”(2249页)。

  • 媲摩城

    见“坎城”(959页)。

  • 和春

    ?—186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字雨亭。道光间,历任护军参领、参将、副将等职。咸丰元年(1851),随向荣至广西镇压太平军,擢总兵,赏“铿色巴图鲁”名号。二年,援桂林,力战解围,加提督衔

  • 攸乐山起义

    即“基诺族起义”(2028页)。

  • 察罕诺门汗

    见“阿旺洛桑丹白坚参”(1251页)。

  • 大宛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三年(658,一作四年,659),以石国瞰羯城(约在今塔什干地区)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