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若鞮

若鞮

匈奴语音译。或省称“鞮”,意为“孝”。《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谓孝为若鞮”。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慕汉帝谥号为“孝”,故自其子复株累若鞮单于以下至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盒于,6子皆在单于称号上冠以此字。至其孙南匈奴䤈落尸逐鞮单于以下至乌稽侯尸逐鞮11位单于,则直称“鞮”。

猜你喜欢

  • 扈鲁玛台吉

    见“达瓦”(721页)。

  • 裴满胡挞

    即“裴满达”(2448页)。

  • 犊了山

    古山名。所指无定论,旧说为索岳尔济山东西支脉达齐图岭(一作桃赖图),或说为索岳尔济山。今或说为雅克山以北之大兴安岭中段,有指为嫩江以西、雅鲁江以北之特特库勒山,或说为老头山,一说为太平岭。南北朝时,从

  • 啰树族

    参见“御泥布族”(2257页)。

  • 主巴袁雷传

    书名。又称《主巴庆喜妙传》。作者主巴袁嘎雷贝班党,简称主巴袁雷(1455—1529)。作者属藏传佛教噶举派主巴葛举支派,为该派中主巴支派三颠僧之一主嫩(意为主巴颠狂者)。实际指其放荡不羁、语出狂言、性

  • 丁弩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中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的官名。一译作鼎努、丁努、丁拿等。如史载宋庆历五年(1045)二月,西夏派遣使臣丁弩罔聿则赴宋朝贡马驼。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官职品位不详。

  • 西嗕

    匈奴所属部落名。被匈奴奴隶主征服后,安置于匈奴东部地区(左地)游牧。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乘匈奴饥馑,人畜死丧惨重,局势不稳,属国离叛之机,其部长率数千人南下附汉,在匈奴与汉朝边界处,与瓯脱(边境

  • 吴克忠

    ?—1449明朝将领。原名也都帖木儿(伊勒都特穆尔),一说又名伯克。《明史》称其汉名为(吴)答兰,后更名吴克忠。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子。明初,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随父投明朝,奉

  • 玛沁

    县名。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甘肃玛曲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兴海两县,西接本州玛多、达日两县,南界甘德县。为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史载,汉至隋唐,部分

  • 童仓

    见“董山”(2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