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能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三月,西夏派遣使臣祝能野乌裕实克等赴宋朝谢祭奠并进马驼。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三月,西夏派遣使臣祝能野乌裕实克等赴宋朝谢祭奠并进马驼。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见“扎岭卫”(192页)。
西藏地区噶玛派反对格鲁派和蒙古汗王的事件。固始汗灭藏巴汗占领西藏,拥立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建立噶丹颇章政权后,噶玛派在西藏之势力未完全消失,仍进行反抗。明崇祯十五年(1642),以噶举派之噶尔巴家
北魏宗室。字宝掌。鲜卑元氏(拓跋氏)。景穆帝※拓跋晃孙,济阴王小新成子。初位兼宗正卿、右卫将军,加光禄勋。正始三年(506),任使持节、都督、秦州刺史,率军弹压秦州吕苟儿等起事,大破之。改任雍州刺史,
※ “甘南事变”领导人之一。东乡族。祖籍甘肃东乡(今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祖父时迁至广河。1943年参加甘南南部各族农民反对国民党地方官吏暴政的起义,任旅长。作战机智勇敢,朱家山战役中歼敌一个连,临
古族名。东胡族一支。与※乌桓均为东胡部落联盟中之大部。秦末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败,联盟瓦解,余众分聚于两部。该部退保鲜卑山(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一说是时始因
见“玛罕木特”(953页)。
见“呼岱达”(1390页)。
渤海族遗裔。武将。一身仕辽、宋、金三朝。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徙置铁州(治今辽宁营口县东南汤池)。辽末,天祚帝为抵抗女真阿骨打进攻,于辽东募兵,名为“怨军”,以其为统帅。与金将斡鲁古战于显州,兵败。天祚
东魏大臣。先世为匈奴南单于远属,后称鲜卑宇文氏。世据东部,居于代。后移居洛阳,遂为洛阳人。少喜文史,有笔札。初为太学博士。天平(534—537)初年,授中书侍郎。奉诏纂修魏史。以色黑,为同省裴伯茂侮呼
?—1683清代学者。初隶满洲镶蓝旗,后改隶内务府满洲镶黄旗。号海龙公。完颜金裔。顺治二年(1645),选授内院六品笔帖式。九年(1652)进士。擢刑部给事中。康熙七年(1668),任实录纂修官。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