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撒夫书

瓦撒夫书

书名。波斯人瓦撒夫(Wassaf,原名舍列甫丁·奥都剌·伊本·法兹勒·阿剌·设剌即)撰。6卷。成书于1328年。作者为伊儿汗国政府征税官,在※《史集》编著者宰相拉施特影响下,立意写※《世界征服者史》续篇,撰成题为《领土之分割与岁月之推移》,即此书全称。所记以伊儿汗国史为中心,始1257年,迄1327年(一说始1258年旭烈兀汗攻略巴格达,迄不赛因汗在位之1323年),兼及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史事。前三卷先成,曾于1303年进呈合赞汗。1312年完者都汗授作者以“帝王颂词作成者”称号。“颂词作成者”波斯语作“瓦撒夫”,遂以此为名,其书亦简称《瓦撒夫书》。此书与《史集》、《世界征服者史》同被称为波斯三大史书。对研究蒙古帝国史、伊儿汗国史及元廷与西北诸王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有1853年孟买波斯文石印本,1959年德黑兰重印本。

猜你喜欢

  • 契丹枢密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又称“契丹北枢密院”。《辽史·百官志》称:契丹官制特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事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 大中国

    云南古国名。一作太中国。宋代绍圣元年(1094)大理国权臣高升泰取代国主段正明后所建。升泰在位二年死,其子高泰明遵遗嘱去国号,归政于段氏,立段正明弟段正淳为国王,仍称大理国,或称后理国。

  • 阿喇布坦札木素

    ?—1740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南右翼中旗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岱青巴图尔长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封辅国公。为青海和硕特右翼之一,居黄河曲湾突尔根河至库库乌苏河一带。雍正三年(172

  • 西秦宣烈王

    见“乞伏国仁”(124页)。

  • 后召庙石窟寺

    建造于辽代。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约20余公里山谷中,分南、中、北3窟,窟内有圆雕、半圆雕及浮雕的佛、菩萨、天王和供养人跪像等,姿态各异,雕刻工整,供养人服饰、面貌带有典型契丹人色彩,均造型于辽

  • 丘浮尤鞮单于

    ?—57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莫。※䤈落尸逐鞮单于弟。原任南匈奴左贤王。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将兵万余大破北匈奴单于弟奥鞬左贤王,生擒之,又破北单于

  • 其美

    见“吉美其美”(684页)。

  • 头项

    西夏党项军事单位。各首领所将之种落兵为1溜,8溜为1头项。

  • 鲁经

    ? —1556明朝将领。蒙古族。※鲁鉴孙,鲁麟子。弘治(1488—1505)末,袭祖职指挥使,领庄浪(今甘肃永登一带)本部土军。正德二年(1507),自陈随父有功,升都指挥佥事。父卒,积战功,再迁都指

  • 安化蛮

    宋代对安化州少数民族的称呼。安化州,大中祥符九年(1016),以抚水州改置,故亦称※抚水蛮。以蒙姓为酋长,民有区、廖、潘、吴等姓。其民曾屡起事,反抗官府。绍兴三年(1133),蒙全剑等集800余人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