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珲
清代部族名。鄂伦春语译音。因所住地段黑龙江称“满古江”或“满珲江”,故名。俄国人因之。又称山靼、山旦、山丹、香旦。也有自称奥尔恰、乌尔奇等。居地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奇集湖为中心,上自黑龙江右岸尼翁牛村(优克特村—沙俄之下塔姆包夫斯科耶),与赫哲族杂居,下迄普禄村(乡),即沙俄之博戈罗次科耶。上下凡300余里。19世纪中叶。左岸有40余村屯,右岸有36个,人口1100余人。属鄂伦春的一支,以渔猎为生。同赫哲族、费雅克、奇勒尔、库页等人有通婚及贸易往来。
清代部族名。鄂伦春语译音。因所住地段黑龙江称“满古江”或“满珲江”,故名。俄国人因之。又称山靼、山旦、山丹、香旦。也有自称奥尔恰、乌尔奇等。居地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奇集湖为中心,上自黑龙江右岸尼翁牛村(优克特村—沙俄之下塔姆包夫斯科耶),与赫哲族杂居,下迄普禄村(乡),即沙俄之博戈罗次科耶。上下凡300余里。19世纪中叶。左岸有40余村屯,右岸有36个,人口1100余人。属鄂伦春的一支,以渔猎为生。同赫哲族、费雅克、奇勒尔、库页等人有通婚及贸易往来。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姓耶律。迭刺部人。生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为前军事首领※涅里曾孙、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四世祖。曾任迭剌部夷离堇,掌兵马,主刑辟,握部落联盟实权。为人“大度寡欲
见“罗卜藏舒努”(1421页)。
即“仰吉八里”(801页)。
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绥远进步文艺组织。1936年由叶频和武达平创建和领导。发表抗日救国,揭露日寇在华北暴行的诗文。作品分别刊载于《塞原》、《塞北诗草》、《社会报》副刊《洪荒》、《西北日报》副刊、《塞风》
藏传佛教举行法事的一种称谓。《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亦思满蓝,华言药师坛。”藏语smanbla,译为“药师坛”,为消灾免疾所举行的法事。
一作“佗汗可汗”,即“伏图”(596页)。
1088—1155金初将领、大臣。亦名挞不野。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迁居东京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辽末,被征入伍,与阿骨打军作战,兵败,脱身至宁江(治今吉林省扶余县石头城子)。城破,出逃,为女真军
见“五路把都儿台吉” (267页)。
西夏文书用语。卖地、典当、借贷者,立契约文书时,在此名义下署名画押。
书名。布依族地区地方志。1册9章。近人罗骏超(时为该县县长)等修纂。成书于1935年。是书简略记述册亨土地、人口、山川、气候、物产、交通、经济、教育、风俗等。布依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是布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