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离江记
游记。1篇。明董传策(字原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撰。是篇专记广西漓江(府江段)两岸景色及少数民族社会情况。谓:“彼中洞丁招主,往往衅状相通。今昭平建设土巡检司,亦略扼其咽吭。谓宜听诸土官报效,兵自备粮饷剿逐,苟得尺寸地,即以立其次子为巡司官,……令通峒丁盐米,禁其侵暴,久而化诱诸僚为良民,因可潜消土官诸子弟相仇杀事,或亦一筹耳。”云云。为研究广西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参考资料。载于《粤西文载》卷21。
游记。1篇。明董传策(字原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撰。是篇专记广西漓江(府江段)两岸景色及少数民族社会情况。谓:“彼中洞丁招主,往往衅状相通。今昭平建设土巡检司,亦略扼其咽吭。谓宜听诸土官报效,兵自备粮饷剿逐,苟得尺寸地,即以立其次子为巡司官,……令通峒丁盐米,禁其侵暴,久而化诱诸僚为良民,因可潜消土官诸子弟相仇杀事,或亦一筹耳。”云云。为研究广西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参考资料。载于《粤西文载》卷21。
越人。秦时为监郡,故多称史监郡。秦始皇为巩固对岭南的统一,发兵50万伐百越,受命开凿运河,沟通湘、漓二水,转运粮饷。河长60余里,流经地势比降度大,故在沿河置陡门26座,舟入陡门,顺次启闭,通过改变水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二年(657)以摄舍提部(又作摄舍提暾)置。辖地位于博罗塔拉(今博乐县)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旧时德昂族民间祭祀活动。流行于云南保山潞江坝一带。每年夏历三月由佛爷择吉日举行。是日,全寨老少集体前往寨外清水池边,杀鸡、猪祭祀。佛爷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龙,待群众到齐,点燃香烛,然后诵经,并把画有龙的
见“苻健”(1342页)。
晋代佛教译经师。号觉明。罽宾(克什米尔)人。早年居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一带),为疏勒王子辅佐。后扈从鸠摩罗什到长安(今西安)译经,后秦帝姚兴亲自出迎,在逍遥园设立译场。译作以《十住经》最著名。相传翻译该
1728—1791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呼图克图。俗称吉美旺波。藏族。生于多麦南部同仁昂拉之赛康附近。其父阿旺南杰为尖扎部落官员。1742年被认定为前世转世灵童。5岁从多合·瑙务坚赞受居士戒。6
西域古国名。王治衍敦谷(今帕米尔阿赖谷地)。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80,口1100,兵500。属西域都护。居民“皆故塞种”,从事游牧,依葱岭,随水草移徙。衣服类乌孙。三国时并于疏勒
山名。位于内蒙古阿噜科尔沁旗。蒙古语称“腾格日乌拉”。属大兴安岭余脉,故称小兴安岭。其山又分东西两部分,隔河相望。东山海拔1150米,东西走向,方圆约10公里,天然形成一个隘口。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西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敌拉、迭烈、敌剌、迪里、迪烈子、敌烈得(德)、迪烈得(德)、迭烈德、达里底、德哷勒。始见于《辽史》,辽太宗天显五年(930)“敌烈来贡”为最早记载。族属一说属突厥语系民族,源于※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帆延(又称梵衍那)国罗烂城(约位于今阿富汗巴米羊地区。一作苑延国伏戾城)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下辖嶰谷、泠沦、悉万、钳敦等4州。隶安西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