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所设可河卫皆作噶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所设可河卫皆作噶哈卫。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解释互异。在欧洲,公元前已有此词,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已较普遍地使用。至近现代呈多元繁杂状态,有的划分为政治民族或社会民族,有的以自然
见“仁裕”(315页)。
见“把汉比吉”(1062页)。
明代建州女真※长白山部所属三部之一。又称讷殷路、内阴部。因分布于讷殷河(三音讷音河)流域,故名。地当长白山北两讷殷河间,即松花江上源头道江支流温江、二道白、三道白河一带,今靖宇、桦甸、安图等县境。与朱
寺庙名。又称“噶迥多吉英寺”。地处拉萨河下游南岸的热玛冈村,自拉萨西南行约两公里处。建于赞普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时。该寺早已破败,唯噶迥寺建寺碑尚保存完好,碑文共藏文57列,字迹清晰,内载
官名。元代始置,为宣抚使属员。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六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古地名。在今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即敦敦河)口附近。元在其地设“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至正六年(1346),吾者野人(女真诸部之一)不堪捕※海东青纳贡之苦,起兵反元,元派兵前往镇压。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又称摆芒、格曼。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潞西等地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地区。相传1700多年前由缅甸传入。僧侣分戛必、召门、尚王和基召四级。其经典戒律和诵经方式都与※润教相同,可
元朝封授原大理国国王段氏后裔的世袭职称。简称大理总管。宋理宗宝祐元年(元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率十万蒙古军入云南。翌年,兀良合台灭大理国(后理国),俘国王段兴智,五年(元宪宗七年,1257),宪
?—1772清朝将领。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人。初任杜尔伯特宰桑。乾隆十九年(1754),从阿睦尔撒纳妻弟讷默库内附,隶正黄旗蒙古。二十年,随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五月,与喀喇巴图尔阿玉锡等夜袭格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