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波拉话

波拉话

我国景颇族中自称波拉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等县。以潞西县三台山区孔家寨的波拉话为例。语音特点:有22个单辅音。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舌叶两套,有唇齿音。有6个腭化辅音,由双唇辅音和舌根辅音腭化而成。无复辅音。有单元音20个,分普通元音8个,紧元音7个,鼻化元音3个,鼻化紧元音2个。有复元音8个,都是前响的,由主要元音与i、u韵尾构成。节尾辅音有p、 t、 k、 m、 n、、ʔ7个。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如彝语支语言大。有前弱化音节,音节弱化后,主要元音均读ə。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变化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可在名词后加附加成分表示多数。亲属称谓名词有表示不同性别的词头。量词较丰富,数词或量词都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连用时数词在前,量词在后。量词除表量外,还起类别作用。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单数人称代词作定语时,用词根元音和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领有。指示代词有近指和远指,远指代词有指高、指低和指平处之分。疑问代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多数。动词有体、态、式、人称、数等语法范畴。体有一般体、进行体、将行体、已行体4种,用语尾助词表达,不同的人称、数所用体的语尾助词有一定区别。态分自动和使动,用动词词根辅音送气不送气交替、清浊交替、元音松紧交替以及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使”表示。用屈折形态表示使动的动词有时还伴随有声调的变化。式有祈使、请求、疑问等,用在动词后加语尾助词的方式表示。语尾助词有时也有人称和数的区别。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有表示生动形式的前附叠音成分,也有少数前后均可。结构助词有指明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的,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一般在中心词之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词根合成的复合词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复合词一般有并列关系、修饰关系、主谓关系、支配关系、补充关系等。派生词有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种。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景颇语,也有一定数量的傣语和缅甸语借词。借词方式以音译为主。

猜你喜欢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鄂罗克依接赛音诺颜部右翼右后旗界,西至鄂博尔固恩接瀚海界,南至诺尔干库克博尔接赛音诺颜部右翼中末旗及瀚海界,北至乌兰诺尔接本部右翼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

  • 伊斯堪达尔

    ?—1811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第五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从兄鄂罗木咱卜赴伊犁办理屯田事宜。三十八年(1773),叙功,获孔雀翎,五品秩。四十一年(1776),

  • 怒语音译。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对氏族的称呼。参见“起”(1842页)。

  • 图尔都

    ?—1779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喀喇玛特系和卓。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清辅国公※额色尹兄阿里和卓子。初隶准噶尔,被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冬,霍集占叛清,欲强胁其归叶尔羌。不从,偕额

  • 喀拉提锦部

    见“喀尔提锦部”(2208页)。

  • 佛尔们卫

    见“甫门卫”(1047页)。

  • 故匈奴都尉。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特辕侯(一作特装侯),赐食邑650户。元鼎元年(前116)卒,无嗣,爵除。

  • 马中律

    清末教育家、文学家。一名仲律、字雪斋。甘肃兰州府全县(今榆中县)人。回族。咸丰三年(1853)乡试中举,同治十二年(1873)中进士,授知县。光绪(1875—1908)初任兰州五泉书院山长。娴熟儒家文

  • 苗瑶语族

    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分苗、畲、瑶3个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和江西等省(区)。在国外,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邻近中国的山区也有分布,都是近百年从我国迁移出去的

  • 真义国师

    见“西壁智海”(706页)。